能画故人今不见,空馀翰墨寄高情。
何时归到螺江上,共倚琅玕听凤鸣。

题蔡学渊墨竹

能画故人今不见,空馀翰墨寄高情。

何时归到螺江上,共倚琅玕听凤鸣。

赏析:

解缙,明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其作品以雄劲高古和雅致著称。《题蔡学渊墨竹》是解缙的一首抒情诗,通过对墨竹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故人的怀念之情以及对高洁志向的追求。

诗中“能画故人今不见,空余翰墨寄高情”表达了诗人因故人离去而无法相见,只能通过笔墨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这种情感既是一种无奈,也是一种执着。在古代文人的心中,友情如同珍贵的墨竹,即使不能亲自相聚,也要用笔墨来传递心意。这种感情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之中。

接下来的“何时归到螺江上,共倚琅玕听凤鸣”则展现了诗人对未来重逢的美好憧憬。螺江,这里指代一种美好的景象或境界,象征着理想中的相聚之地。“琅玕”,即美玉,常用来比喻美好的事物。此处暗示着与友人共赏美景、聆听凤凰之鸣的场景。这不仅是对现实的期待,也是对理想的向往。

这首诗的语言简洁而富有画面感,通过对墨竹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意的世界。它不仅展示了作者高超的文学技巧,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友情和理想生活的深刻理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