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流县下古铜州,平地山岩耸玉楼。
谁为丹砂赴勾漏,人传蝴蝶满罗浮。
杨妃井塌风烟古,葛令祠荒草树秋。
却忆故乡山更好,锦袍归去棹扁舟。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的鉴赏能力和赏析诗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结合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最后还要了解诗歌的手法,如修辞、表现手法等。考生需要掌握一些常用的古诗词的常用意象。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怀古诗。诗人在北流县下古铜州游览,触景兴感,写下了这首怀想故国之人的诗作。
首句“北流县下古铜州”交代了地点,为全诗定下了基调;第二句“平地山岩耸玉楼”描绘了铜州的山水之胜,勾勒出了一幅铜州山水图。
第三句“谁为丹砂赴勾漏,人传蝴蝶满罗浮”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的感慨之情。
第四句“杨妃井塌风烟古,葛令祠荒草树秋”写历史遗迹,抒发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也写出了诗人对故国的思念之情。
第五句“却忆故乡山更好,锦袍归去棹扁舟”写诗人回到故乡后看到的美好景象,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答案】
译文:
在北流县下古铜州,平地山岩耸玉楼。谁为丹砂赴勾漏,人传蝴蝶满罗浮?杨妃井塌风烟古,葛令祠荒草树秋。却忆故乡山更好,锦袍归去棹扁舟。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怀古诗。诗人在北流县下古铜州游览,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怀想故国之人的诗作。
全诗四句,一气呵成,层次清晰,意境高远,语言优美。
第一句点明题旨,表明诗人是在游历铜州的时候有感而作。“北流”二字点出铜州的位置。第二句“平地山岩耸玉楼”描绘出铜州的山水之美。第三句“谁为丹砂赴勾漏,人传蝴蝶满罗浮”借用典故表达了诗人对故国怀念之情。第四句“杨妃井塌风烟古,葛令祠荒草树秋”写历史遗迹,抒发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第五句“却忆故乡山更好,锦袍归去棹扁舟”写诗人回到故乡后看到的美好景象,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