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舟过彭蠡,远远见匡山。
巨石危将堕,阴云去复还。
平铺三百里,高出九霄间。
久在风尘际,览观心自闲。
【解析】
本诗是一首写庐山风光的七言律诗。首句“扁舟过彭蠡”交代了诗人乘船经过彭蠡湖的情景,点出了此行的目的是游览风景名胜;二句“远远见匡山”交代了诗人远望庐山的所见;三句“巨石危将堕”写出了庐山上岩石高峻陡峭的景观,也暗示出诗人游赏庐山时的兴奋心情;四句“阴云去复还”写天气变化无常,云雾缭绕,为庐山增添了一种神秘色彩;五、六两句描写庐山的壮美景色:平铺三百里,高出九霄间。最后两句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赏析时注意把握诗歌的意境及诗人的情感态度。
【答案】
译文:我乘小船驶过彭蠡湖,远远望见庐山在视野中渐渐出现。巨大的石头高耸着直要掉下来,忽然又被浓云遮盖又恢复晴朗。庐山平坦地延伸了三百里,它比天空高出九天之上。我在风尘之中很久没有看到这样的美丽景色,观赏之后心情自然轻松愉快。
注释:彭蠡:指鄱阳湖。匡山:即今江西星子县西北的匡山。九江:指今江西省境内的江水。巨石:指石钟山。危:倾侧。堕:落。阴云:指云气。去复还:指时而晴时而雨。平铺:平坦地延伸。高出:比天空高出。久:长久。览观:观赏。心自闲:心情自然就轻松愉快。赏析:诗人乘船过彭蠡湖而遥望匡山,发现匡山下的巨石高悬如欲坠,忽而被阴云遮蔽,然后又重新放晴,于是感叹庐山之奇险多变。接着诗人描绘庐山的壮丽景观,从平铺到高出,由近及远,层层叠叠,层次分明。诗人在欣赏了庐山的美景后,感慨于自己身处于世俗之中,不能像庐山一样高耸入云,因此心情变得异常轻松和愉悦,表现出诗人对大自然之美的热爱以及向往自由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