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入李杨河,青山两岸多。
马当峰夹险,龙渡峡流梭。
突兀一拳石,奔腾万顷波。
今朝逢小至,击楫大风歌。

【注释】

李杨河:即长江。

青山两岸多:指长江两岸的山峦众多。

马当峰:在湖北当阳市西北,长江北岸,为长江中游最高峰。

龙渡峡:在今湖北省宜昌县境内,长江流经此地时形成峡谷。

一拳石:指三峡的瞿塘峡口,有一块巨石突出江面,形似拳头。

奔腾万顷波:指滚滚的波涛,如万顷之广阔。

小至:冬至日,农历十一月二十三日。

击楫大风歌:指诗人乘船从三峡出发,顺流而下,面对浩荡的长江,感慨万千,于是吟咏起来。

【赏析】

此诗作于唐宪宗元和三年(808)。当时作者任夔州(今重庆市)刺史。诗人乘舟出三峡,顺流东下,看到两岸青山连绵不断,心中十分畅快。他想起李白《上三峡》诗中的“两岸猿声啼不住”,而自己却已过三峡了,不禁发出“今朝逢小至,击楫大风歌”的感叹。

这首诗是一首写景抒情兼及怀古之作。全诗以“自入李杨河”“青山两岸多”起笔,描绘了长江三峡的雄伟奇险。接着又通过“马当峰夹险”“龙渡峡流梭”,进一步描绘了三峡的壮丽风光。“突兀一拳石”,是说三峡中瞿塘峡口那巨石如拳,突兀而起,形象地描绘了三峡雄壮的特点。“奔腾万顷波”,是说汹涌澎湃的波浪翻滚而来,给人以强烈的动感。

最后两句抒发了诗人的情感。“今朝逢小至,击楫大风歌”,是说现在已是冬季小至节,天气寒冷,而他却乘舟顺流而下,心情非常激动,因而唱起高歌来。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和祖国江河的热爱之情。

这首诗意境雄浑壮阔,语言生动活泼,富有音乐感,读来朗朗上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