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雷河外初收雨,出晀贤山曳短筇。
一径斜穿通薜荔,数峰高插削芙蓉。
仙留石洞人何在,僧定松门云自封。
羁客此中虚望眼,徘徊预恐暮城钟。

注释:

积雨后小停的云层开始消散,我和刘生、伯王、思延一起到贤隐寺游玩。

震雷刚刚从河外收回,我们走出山门,拄着短竹杖。

一条小路斜穿过薜荔丛生的小径,几座山峰高耸入云端,削去了莲叶般的芙蓉。

仙人留下的石洞人在哪里?松门下的僧人已经自封门户,不让我们进去。

我作为一个羁旅之人在此徘徊,心中盼望着日落前能够看到寺庙的钟声。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和刘生伯王思延在积雨后小霁,同游贤隐寺时的即兴之作。全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贤隐寺游览的情景,表现了诗人对山水美景的喜爱之情。

第一句“震雷河外初收雨”,描绘的是诗人在贤隐寺外的所见所感。这里,“震雷”指的是天空中传来的巨大雷声;“河外”则是指远离喧嚣的宁静之地。而“初收雨”则是说这些雷声刚刚结束,雨水也刚刚停歇。这一句不仅写出了天气的变化,还为后面的游览活动做好了铺垫。

第二句“出晀贤山曳短筇”,描绘的是诗人和友人走出贤隐寺时的情景。这里,“晀贤山”指的是贤隐寺所在的山;“曳短筇”则是指他们带着竹杖行走在山路上。这句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出了一幅优美的画面,让人仿佛看到了诗人和他们的身影在山水间自由行走的情景。

第三句“一径斜穿通薜荔”,描绘的是山路两旁的景象。这里,“薜荔”是一种常绿灌木植物,以其长有细长的茎和密集的叶片而得名。这句诗通过“斜穿”、“通”等词语,生动地描绘出了山路曲折蜿蜒、两旁密布薜荔的景象,使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第四句“数峰高插削芙蓉”,描绘的是远处山峰的景色。这里,“芙蓉”是指荷花,因其花瓣娇艳欲滴、花蕊金黄而得名。这句诗通过“高插”、“削”等词语,生动地描绘出了山峰挺拔、如同削去的芙蓉一般的景象,使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壮丽之美。

第五句“仙留石洞人何在”,描绘的是仙人留下的石洞中的寂寥之感。这里,“仙”指的是传说中的神仙;“石洞”则是仙人修炼的地方。这句诗以问句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于仙人留下的秘密场所的好奇与向往,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第六句“僧定松门云自封”,描绘的是松门下僧人的生活状态。这里,“松门”指的是寺院的大门;“云自封”则是指松树枝叶茂密、云雾缭绕的景象。这句诗通过描绘松门下的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

最后一句“羁客此中虚望眼,徘徊预恐暮城钟”,描绘的是诗人在贤隐寺中的感受与心境。这里,“羁客”指的是诗人自己;“预恐暮城钟”则是指担心时间流逝、夜晚即将来临。这句诗通过描绘诗人的内心感受,表达了他对时光荏苒、人生短暂的感慨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贤隐寺内外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山水之美的热爱之情以及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之心。同时,诗人也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与寂寞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