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别在远道,思之令人老。
白发倘相逢,犹足慰怀抱。
死别向泉台,墓门何日开。
岂无眼前人,思君痛难裁。
【注释】
1.生别:活着的时候分别。
2.远道:指远离自己的地方。
3.思之令人老:想她,使人变老。
4.白发:形容人头发花白。
5.倘相逢:假设能再次相见。
6.泉台:墓地,坟墓。
7.墓门:指坟墓的入口。
8.岂无眼前人:难道没有现在身边的亲人吗。
9.痛难裁:难以抑制心中的悲痛。
【译文】
活着的时候别离在遥远的地方,思念着你让人变得憔悴。
假如白发苍苍时还能与你相逢,我也会安慰自己说一切都好。
死了以后我们向坟墓告别,那坟墓的门何时才能打开?
难道没有身边这些亲人,一想到你我就痛苦万分。
【赏析】
这是一首悼亡诗,表达了诗人对已故妻子的深切哀思和怀念之情。全诗以生死别离为线索,从活着时的相思,到死别时的追忆,再到坟墓前的思念,层层深入,感情真挚而深沉。
开头两句“生别在远道,思之令人老”,写生离之苦。“生别在远道”表明了离别的双方是在远方,彼此相隔较远,这就使得相思之苦更加难以忍受。“思之令人老”更是直抒胸臆,表达了因为思念而感到衰老、憔悴的无奈。
诗人笔锋一转,描绘出死别之悲“死别向泉台,墓门何日开”。“泉台”是墓地的意思,“墓门”则是通向墓地的入口。这里,诗人将生死两隔的痛苦推向了极致,表达出对死亡的恐惧与对生命的珍视。
最后两句“岂无眼前人,思君痛难裁”则抒发了诗人对逝去亲人的深切思念之情。这两句诗中,诗人运用了反衬的手法,把眼前之人与逝去之亲进行比较,更加凸显了思君之痛的无法压抑。
这首悼亡诗以生死之别为主线,表达了诗人对逝去亲人的深切思念与怀念之情。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是对生命、爱情和亲情的深深眷恋和珍惜,同时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于生死观念的一种普遍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