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城三里遥,亦无客来往。
本是老农家,荷锄非勉强。
既喜儿童愚,又见桑麻长。
早晚酒一壶,自歌还自赏。
这首诗是诗人在旅途中偶然读到元次山的诗《西阳城》,想起过去与元次山的游历,于是创作了四首诗来怀念他。这首诗是其中之一。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去城三里遥,亦无客来往。
“去城三里遥” 指的是作者离西阳城有三里的路程。”亦无客来往” 表示那里没有人来往,没有客人到访。这可能是诗人对于那个地方的描写,也可能是他对那个地方的感慨,或者是他在那个地方的生活状态的反映。
本是老农家,荷锄非勉强。
“本是老农家” 表明诗人自己就是一位老农夫,过着农家的生活。”荷锄非勉强” 表示他使用锄头耕种并不是为了勉强生存,而是出于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这里可能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对于农作的执着。
既喜儿童愚,又见桑麻长。
“既喜儿童愚” 是指看到孩子们虽然愚笨但却纯真可爱。”又见桑麻长” 则是说看到桑树和麻的生长情况良好。这两句可能是诗人对于乡村生活的喜爱,也可能是他对自然和谐生活的赞美。
早晚酒一壶,自歌还自赏。
“早晚酒一壶” 表示无论何时都可以喝上一杯美酒。”自歌还自赏” 表示诗人会唱歌也会欣赏自己的歌声,这是一种对自己才华的自信和满足。这两句可能是对诗人自身生活状态的描绘,也可能是他在闲暇时间的自我娱乐。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于过去与元次山游历的回忆,也是他对乡村生活的喜爱和赞美。诗中的“老农家”、“儿童”、“桑麻”等词语,都透露出诗人对于乡村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深厚感情。他的诗歌风格朴实、真诚,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