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兵戈正乱离,十家今有九家饥。
老年朋友如兄弟,好在城中住几时。
注释:海上战事正混乱,十家之中有九家已经挨饿。老年的朋友就像兄弟一样亲密,好在城中能住上一段时间。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战争带来的苦难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渴望。诗中通过对战争的描述,揭示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困扰。然而,诗人并没有因此而悲观失望,反而以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他相信在困难时期,人们可以相互扶持,共同度过难关。这种积极乐观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海上兵戈正乱离,十家今有九家饥。
老年朋友如兄弟,好在城中住几时。
注释:海上战事正混乱,十家之中有九家已经挨饿。老年的朋友就像兄弟一样亲密,好在城中能住上一段时间。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战争带来的苦难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渴望。诗中通过对战争的描述,揭示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困扰。然而,诗人并没有因此而悲观失望,反而以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他相信在困难时期,人们可以相互扶持,共同度过难关。这种积极乐观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八月初八日饮刘参戎对月亭》是明代诗人杨巍的一首五言古诗,诗中描绘了亭静之夜的美景以及与友人共饮的情景。这首诗不仅在艺术上有着较高的成就,同时也蕴含了深刻的情感和哲理。下面将逐句进行赏析: 1. 诗句解读: - 亭静月娟娟:“亭静”形容环境宁静,没有喧嚣,给人以平和的感觉;“月娟娟”则指月亮明亮而美好,给人一种温柔、宁静的感受。这里的“静”字还暗示了时间的静止
宿太安驿 长路客心倦,悬崖暮景斜。 壑深云并黑,夜久月初华。 短烛啼山鬼,高风动塞笳。 王城知渐近,犹自梦烟霞。 注释: 1. 长路客心倦:长途旅行的游子,内心感到疲惫。 2. 悬崖暮景斜:傍晚时分的景色,悬崖在夕阳的照射下显得倾斜。 3. 壑深云并黑:深深的山谷里,云雾弥漫,天色变得暗淡。 4. 夜久月初华:夜晚漫长,但月亮的光芒逐渐出现。 5. 短烛啼山鬼:用短小的蜡烛照亮
雪后风兼起,山空路转寒。 岂堪多病体,犹未歇征鞍。 下驿灯来少,盘河夕渡难。 海乡茅屋在,高卧羡袁安。 我将深入解析这首诗的各个方面: 1. 诗人简介:杨巍(生卒年不详),字子升,号东里,明代著名诗人,其诗歌作品以豪迈激昂为主,善于抒发个人情感及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他的作品在当时广受赞誉,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诗句原文与注释: - “雪后风兼起,山空路转寒。” ——
【注释】 盘陀:指曲折。次韵二首:第二首诗的韵脚与第一首诗相同。岁晚犹行役(yīn),犹:还。年老体衰,还奔波在外当官。带雪高:山道上积雪很高,路难行走。双鬓改:两鬓已斑白。国计:国家的财政收支状况。此心劳:此心牵挂着国家的事。暗涧冰冲断:涧中暗处冰层被冲断了。危峰天植牢:危崖上长出了牢固的树木。今宵应不寐,霜月满亭皋(gāo):今夜应当睡不着觉,因为月光皎洁,照在亭台上。 【赏析】
【注释】 役役:奔波不停的样子。怜:怜悯,同情。役役:指劳苦奔波。 驱车(qūchē):驾车出行。西复东:从西往东走。 客心:旅居异乡的游子之心。塞草:荒凉的地方生长的杂草。 世事:世间的一切事物。入:进入。秋风:比喻世态炎凉,人情冷暖。 簿书:官府文书。倦:疲倦。 只应:只应该。沧海:大海。 高坐:端坐在上。学渔翁:像渔翁一样悠闲自在地生活。渔翁:在《庄子·刻意》中,有一则故事
注释: 怅望空垂泪,淹留岂为官。 君亲情独苦,去住意俱难。 野阔山云暮,风高塞草寒。 几时拜家庆,莱彩一承欢。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了作者在塞上的孤寂生活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的诗作。 1. “怅望空垂泪” - "怅望":形容作者因思念家乡而感到惆怅。 - "空垂泪":指泪水不自觉地流下。这里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深切思念。 2. “淹留岂为官” - "淹留":长时间停留在某地
注释: 行板桥山中:在行板桥山的山中行走。 霜崖出野馆:白色的山崖从野外的馆舍中露出来。 苔径入松云:长满苔藓的小径通向松树和云雾之中。 峦气晴还湿:山峰的气息在晴朗的天气下仍然湿润。 水声断复闻:水流的声音时断时续,又再次传来。 隐居惟此好:只有隐居在这里最好。 讵敢负明君:岂敢辜负贤明的君主。 赏析: 此诗描写了诗人在行板桥山中的所见所感。首联描绘的是诗人登山途中的景象
武乡 万壑斜阳里,寥寥一县楼。 所经多乱石,几处是平畴。 甲岭雪长在,漳河冻不流。 民生困已极,那忍更徵求。 注释: 武乡:指武乡县。 万壑:无数的山间壑谷。斜阳:夕阳,这里指黄昏。 寥寥:空荡,这里指荒凉。 县楼:县衙的楼房。 所经:经过的道路。 多乱石:有许多石头。 几处:几个地方。 平畴:平坦的原野。 甲岭:指太行山的主峰之一,位于今山西省壶关县境内。 雪长在:山上的积雪常年不化。 漳河
过鹞子峪 十里松间路,松声杂鸟声。 山云多变态,野水自纵横。 古木题诗坐,悬崖下马行。 可怜幽绝处,只是近边城。 【注释】: - 过鹞子峪:通过鹞子峪的旅程 - 十里松间路:在松树之间走了十里路 - 松声杂鸟声:松树叶子发出沙沙的声音,加上鸟叫,形成美妙的自然声音 - 山云多变态:山上的云彩变化无常 - 野水自纵横:野外的水流动自如 - 古木题诗坐:古代的树木上刻有诗歌 - 悬崖下马行
【注释】 窈窈:幽深的样子。 山边寺:山边的寺庙。 青青:青翠茂盛的样子。 虚寂:空虚寂静。 翻动:搅扰。 晋城:指太原,古称晋阳。 云愁:形容云彩低垂,像人一样愁容满面。 前途知己少:前程中知心的人很少。 高吟:高声吟咏。 【赏析】 这是一首留别诗,写送别之情。诗人在松林山边送别众友,心中不免惆怅、忧伤,于是写下了这首留别诗。首联“窈窈山边寺,青青松树林”,写山边寺和松树林的景色
【题老君堂】 白云深锁老君堂,万柏千松岁月长。 若有前朝宫观事,愿来此地一焚香。 译文: 古老的道观被白云深深掩映,周围是千年的古树和参天松木。 如果这里曾经发生过前朝的宫廷之事,我愿来此烧香祈福。 注释: 1. 白云深锁老君堂:白云深深地覆盖在老君堂(道教中的老子庙)上,形容老君堂与世隔绝,幽静神秘。 2. 万柏千松岁月长:描述道观周围的柏树和松木生长了很长时间,岁月悠长,见证了历史的变迁。
注释: 方喜杏花烂漫开,岂禁风雪两相催:原本欣喜看到杏花盛开,怎料想春风吹来却让风雪相催。 何如松柏岭头树,依旧苍苍映绿苔:那又怎样呢,就像那山岭上的松树和柏树,它们依然挺拔苍翠,绿叶覆盖着泥土。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末夏初的景象。诗人在春暖花开的时候,看到了满山遍野的杏花盛开,心中充满了喜悦。然而,春风一过,春雨一降,杏花很快便凋零了。此时,突如其来的风雪又无情地袭来
过十八盘山 并州愁作客,况复渡桑干。 去国几千里,登山十八盘。 兵戈今未息,道路古来难。 落落悲双鬓,迢迢愧一官。 乡书过塞少,节序向花残。 海上园庐在,归欤赋考槃。 注释: 1. 并州:这里指太原,当时是晋朝的都城(今山西太原市)。 2. 况复:何况。 3. 桑干:一条河名,发源于内蒙古自治区的兴和县境内,流经大同市,注入内蒙古乌加河,是黄河上游的重要水源之一。 4. 去国几千里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句内容的理解。解答本题时,首先要理解诗词的内容,然后结合注释进行赏析,最后要注意题目要求是“格式要求”。 “此日桃花恰正开,携壶去赏且徘徊”,诗人在三月桃花盛开的时候,邀了弟弟去赏花。三月的桃花开得正是时候,所以诗人带着酒壶去赏花。他看着桃花,心情很好,便和朋友一起去赏景。“携壶去赏”说明诗人和朋友在一起欣赏春天的美丽景色;“且徘徊”表现了诗人赏景时的悠闲自在之情。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要读懂诗句的内容和思想情感;然后把握诗句运用的表现手法;最后分析表达效果及作用。 “名贤丽句咏垂杨,为爱柔条拂地长”,此句承接上文,写诗人因喜爱杨柳而作诗,并点出自己作的杨柳诗。名贤:有才华的人士,指白居易。“咏”即吟诵、歌咏,指作诗。“柔条拂地长”是说垂柳枝条柔软婀娜,低垂着长长的柳丝,随风飘拂在地面上。“垂杨”即杨柳树。“拂”是轻触的意思
谒武安君庙 岭过飞狐春不到,峰当回雁雪仍残。 独怜千古防边处,庙貌森然祀武安。 注释:过了飞狐岭春天还未来,山峰挡住了北归的大雁,雪花仍在山上残留。我唯独怜爱那千年以前边防的所在,武安君庙貌森然,祭祀着威震四方的武安君。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武安君庙的敬仰之情。诗中运用了“过”“当”“独”等词语,生动地描绘了武安君庙的地理位置和环境。通过“独怜”一词,诗人表达了自己对武安君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