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老山城画掩门,空斋袛有药炉存。
风尘力倦十年路,松菊贫开半亩园。
谬许襟期过阮籍,那知骨相似虞翻。
肯乘诗兴闲来往,愿借南邻酒一樽。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解答此题,要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和事件,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进行赏析作答。“空斋袛有药炉存”,空斋只有药炉在。“投老山城画掩门”:诗人年老体衰,退居在这座山城中的故园里。“松菊贫开半亩园”:园中的松树、菊花都长得很茂盛,但自己却贫穷如初。“谬许襟期过阮籍,那知骨相似虞翻”。自己与阮籍一样,都是胸襟开阔的人,但不知自己的骨骼也像虞翻。“肯乘诗兴闲来往,愿借南邻酒一樽。”我虽然不常来访,但也愿意借这春日的美景,和友人一起饮酒畅谈。
【答案】
译文:
我在山中已退归隐多年,我的家园被一道围墙所隔,现在只能通过画卷来观赏我那荒废的家园了。
在这空荡荡的书房中,只剩下药炉还在冒着热气。我已经厌倦了十年的仕途生涯,如今只能依靠松树和菊花来打发日子了。
我与阮籍的胸襟一样宽广,但不知我的骨骼也像虞翻一般刚直。
即使这样,我也愿意借此春天的美景,与朋友一同喝酒畅聊。赏析:
这首诗是王士禛于康熙十八年(1679)重游山城旧居时所作的。当时他已七十五岁,而诗中所写,却是十年前的事。诗人在《自为墓志铭》中写道:“余少以诸生谒选遂官京师,久之,以母老家贫乞归。”可知其人曾长期宦海沉浮,而今已是“空斋袛有药炉存”。诗人退居后,虽身处山林之境,但仍心系朝廷之事。他在《感事呈友人》中说:“十载西江路,孤舟独未还。……何事成今恨,青山似昔山。”“青山似昔山”即指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