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气混茫白画阴,不知大块有高深。
潮酣真惧初来客,岁暮空怀远望心。
日隐蛮墟将万里,烟生蜃岛忽千寻。
于今圣主当中国,海若天吴莫浪侵。

【注释】

初至海上时有倭警:初到海上时,有倭贼来犯。

一气混茫白画阴:天空中,一片混沌,白日的光线像一幅淡墨的画。

不知大块有高深:大地如此之大,不知道其深处隐藏着什么秘密。

潮酣真惧初来客:潮水涨得很猛,真是让人害怕那些初来乍到的人。

岁暮空怀远望心:一年将尽,只能空怀对远方的思念之情。

月隐蛮墟将万里,烟生蜃岛忽千寻:月亮隐藏起来的时候,距离海边有万里之遥;而当烟雾升腾的时候,海面上出现了千尺高的海市蜃楼。

于今圣主当中国,海若天吴莫浪侵:现在圣明的君主统治着中原大地,大海中的神祇也不要再来骚扰了。

【赏析】

此诗为作者初至海上时所作,抒发了自己在茫茫大海之上的孤寂之感和对国土安全的关切之情。

首联描绘了诗人初到海上时的景色,天空一片混沌无光,仿佛是一幅淡墨的水墨画,而大地又如此辽阔,让人感到神秘莫测。这里用“白画阴”来形容天色昏暗不明,用“高深”表示大地之广袤深远。

颔联则表现了诗人对于初到陌生之地的恐惧和忧虑。面对茫茫的海域,他担心自己会迷失方向,更担心被陌生的环境所困扰。同时,他也在思念着远方的家人和朋友,这种情感让他感到孤独无助。

颈联则描绘了海上的景象,月亮隐藏在地平线下,使得海水变得黑暗;而当烟雾升腾的时候,海面上出现了千尺高的海市蜃楼。这些景象都给诗人带来了一种神秘莫测的感觉。

尾联则是诗人对未来的期望和信心的表达。他认为现在的圣明皇帝统治着中原大地,因此大海中的神祇也应该不再来骚扰了。这里的“海若天吴”指的是东海上的龙伯国和扶桑国的神灵,他们曾经多次侵犯过中原地区,而现在却已经臣服于皇帝的统治之下。

整首诗通过对海上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国土安全的关切之情以及对未来的信心和期望。同时,它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和人民的惶恐不安。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宝库中的瑰宝之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