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君高卧处,门向翠微开。
野径葡萄熟,山桥麋鹿来。
闲居应作赋,治世孰怜才。
余亦思归者,沧江有钓台。
【注释】
安邑:县名。阎给事:指唐宰相阎济美,曾任尚书左丞、中书令。高卧:隐居。门向翠微开:门朝山峦,绿树环抱。野径:村间小路。葡萄熟:形容葡萄长得肥大。山桥:山间的桥梁。麋鹿来:指从山上下来,到桥上饮水。闲居:悠闲自在的生活。应:应当。作赋:写作。孰:哪里。怜才:爱惜人才。余:我。沧江:黄河的支流。钓台:在山东曲阜附近,是古代著名的钓鱼胜地。这里借指归隐之地。
【译文】
听说你高卧山林,门朝青翠的山峦敞开;
山间小路,葡萄成熟了,山桥上,麋鹿饮水而来。
你悠闲自得地过着生活,治理好天下,谁又能够怜惜你的才华?
我也像你一样,思念归去,只有那黄河之滨,有座垂钓台。
【赏析】
此诗写诗人与友人相访的情景。开头两句写友人隐居之所,门对青山,路傍葡萄园;接着写友人闲适的生活和高雅的情趣;第三四句写诗人对友人的羡慕和赞美;最后两句写诗人的归意。全诗语言平实质朴,情真意切,生动地刻画出两位朋友之间真挚的友谊以及诗人自己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之情。
“闻君高卧处”开门见山,以“闻君”领起,点明“高卧”之意,并交代下文所写之事发生的地点,同时暗用典故,《晋书·王戎传》载:“戎尝语子弟曰:‘汝等虽难备人事,且莫学王大将军(戎)卧牛衣中。’”戎卧牛衣中,即指王戎因体弱多病而卧床不起。这里说友人“高卧”,当指他卧病不起。
颔联“门向翠微开”,“翠微”指青山。友人卧病之处,门临青山。青山环绕,景色清幽,环境宜人。“野径”句紧承“门向翠微”,写友人隐居之处的自然环境。野道旁,葡萄已结满枝头,果实累累;山溪之上,麋鹿成群,饮水嬉戏。“野径”、“野”、“葡萄熟”三词,把隐居者的生活环境写得十分具体,形象逼真,色彩斑斓。“闲居应作赋”五字,是对友人闲居生活的赞叹。“作赋”一词,既表明友人闲适自在的生活,又暗示友人闲居之时,必有高人雅士相伴。“治世孰怜才”七字,是全诗的关键所在。意思是说:在治世之中,又有谁会爱惜人才呢?这一句是说友人卧病不起的原因。
颈联“余亦思归者,沧江有钓台”,紧承首联而来,由“闻君高卧处”引出“闲居应作赋”,进而想到自己的归隐之情,于是笔锋一转,抒发了自己的感慨。诗人说自己也想像友人那样闲居,过上悠然自得的生活,但是,天下大乱,政治腐败,自己虽有报国之志,却无处施展抱负,只好退而求其次,回到家乡去隐居了。结尾两句是说自己也有像友人那样的隐居之地——黄河之滨的钓台。
这首诗通过描写诗人与友人相访的经过,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闲适生活的喜爱和羡慕之情,同时也流露出诗人自己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全诗意境优美,情感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