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日问庚桑,行行溪路长。
天高浮野色,山静落松凉。
坐草分鸥席,登崖取蜜房。
有僧疑惠远,徒倚咏沧浪。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访湖中吕上人》。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晓日问庚桑,行行溪路长。
天高浮野色,山静落松凉。
坐草分鸥席,登崖取蜜房。
有僧疑惠远,徒倚咏沧浪。

让我们来逐句解读这首诗:

  1. 「晓日问庚桑」,意思是在清晨太阳初升之时拜访了一位名叫庚桑的人。这里的“庚桑”可能是一个地名或者是某个人的姓氏,具体含义需要结合上下文来理解。
  2. 「行行溪路长」,表达了诗人行走在漫长的溪边小路上的情景,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自然景色。
  3. 「天高浮野色」,描述了天空高远,云彩飘浮在野外的景象,给人一种开阔、自由的感觉。
  4. 「山静落松凉」,描绘了山峰的宁静和松树的凉爽,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安宁。
  5. 「坐草分鸥席」,描述了诗人坐在草地上与鸥鸟共享自然的宁静,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境界。
  6. 「登崖取蜜房」,描绘了诗人登上悬崖采摘蜂蜜的场景,体现了诗人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7. 「有僧疑惠远」,提到了一位僧人怀疑自己是否受到了慧远(南朝梁僧人)的影响,暗示了诗歌可能蕴含着某种哲理或启示。
  8. 「徒倚咏沧浪」,描绘了诗人独自站在沧浪之水边吟咏的情景,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内心世界和对人生的思考。

接下来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在湖边与自然环境的亲密接触,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诗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启示,引人深思。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给人以美好的艺术享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