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谏幽栖地,空门岁月深。
泉台埋玉树,灵境閟仙音。
逝水兴三叹,游山废九吟。
风徽何寂寞,松柏自萧森。

译文:

司谏幽栖地,空门岁月深。
泉台埋玉树,灵境閟仙音。
逝水兴三叹,游山废九吟。
风徽何寂寞,松柏自萧森。

注释:

  • 司谏幽栖地:司谏(官名),这里指代某人的隐居之地。
  • 空门岁月深:形容这个地方历经岁月沉淀,显得更加深邃和宁静。
  • 泉台埋玉树:玉树(传说中的神树)被埋在泉台之下,意味着这里的自然美景和历史遗迹。
  • 灵境閟仙音:灵境(仙境)被关闭,只有仙音传出,形容这个地方仿佛与世隔绝,充满了神秘和宁静。
  • 逝水兴三叹:逝水(流水)引起了诗人对往事的无限感慨,他感到惋惜并发出三次叹息。
  • 游山废九吟:游山(游览名山)被荒废了,因为诗人没有时间或精力去吟诵那些美好的诗句。
  • 风徽何寂寞:风吹动徽(古代乐器上的装饰)也变得寂寞无声,形容这个地方失去了往日的热闹和生机。
  • 松柏自萧森:松树和柏树依然屹立不倒,它们依然茂盛而坚韧,象征着坚韧和不朽。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感怀之作,诗人在游历灵泉寺时,感受到了这片土地的历史沉淀和文化魅力。他看到空门深处,感受到岁月的深沉;他在泉台下看到埋藏的玉树,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他在灵境中听到仙音,感受到世界的神秘和宁静。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逝水带来的哀叹,以及游山的遗憾使他对这片土地产生了深深的留恋。最后,他看到了风徽的寂寞,听到了松柏的萧森,这些景象让他感叹大自然的坚韧和不朽。整首诗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土地的情感和敬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