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台正对大茅峰,一日闲行万虑空。
青鸟夜归玄圃月,碧桃春绽玉台风。
上方楼观天应近,古洞蓬莱路或通。
便欲寻仙还自笑,夕阳芳草茂林中。
坐上宫道房
瑶台正对大茅峰,一日闲行万虑空。
青鸟夜归玄圃月,碧桃春绽玉台风。
上方楼观天应近,古洞蓬莱路或通。
便欲寻仙还自笑,夕阳芳草茂林中。
注释:
- 瑶台: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常在诗词中用以象征仙境。
- 大茅峰:一座著名的山峰,位于中国浙江省杭州市的西湖风景区附近。
- 青鸟:传说中的神鸟,常用以比喻信使或使者。
- 玄圃月:指月亮的别称,玄圃是古代神话中的月宫。
- 碧桃春绽玉台风:形容春天时桃花盛开的景象,如同玉树风中摇曳。
- 上方楼:指位于山顶的楼阁,可能是指杭州的灵隐寺附近的楼观。
- 蓬莱: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海中三座神山之一,常被用来象征仙境。
- 便欲寻仙还自笑:想要去追求仙人的生活,但最终又觉得可笑,表示一种矛盾的心情。
- 夕阳芳草茂林中:夕阳下的芳草和茂盛的树林中,意味着一种宁静而美好的自然景色。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杭州的一次游历经历。诗人站在高楼上,远眺对面的大茅峰,心中充满了对神仙生活的向往。夜幕降临,一只青鸟飞回月亮旁的玄圃,带来了春天的消息。诗人感叹春天的到来,看到桃花盛开如同玉树在风中摇曳,感到十分美丽。随后,诗人想象着登上上方楼,眺望远方的蓬莱,那里可能是他心中的仙境。然而,最后一句“便欲寻仙还自笑”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他既羡慕神仙的生活,又觉得这种生活可笑,暗示了他对于人间现实的留恋。诗的最后一句“夕阳芳草茂林中”则描绘了一幅宁静美丽的自然景色,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和对于生活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