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曾泛九江船,江上庐山在眼前。
一片阴云浮绝顶,千寻瀑布挂长川。
东吴渺渺晴虹外,西蜀迢迢落日边。
披玩斯图想畴昔,独怜游宦雪盈巅。

庐山

少年曾泛九江船,江上庐山在眼前。

一片阴云浮绝顶,千寻瀑布挂长川。

东吴渺渺晴虹外,西蜀迢迢落日边。

披玩斯图想畴昔,独怜游宦雪盈巅。

译文:
少年时期我曾经泛舟游览过九江,在江上眺望庐山仿佛就在眼前。
一片乌云飘荡在庐山的绝顶上,千尺长的瀑布悬挂在江流之中。
东吴的景色在晴朗的天空之外显得渺茫,西蜀的景色在落日的尽头显得遥远。
我仔细欣赏这幅图画回忆往日的情景,独自怜惜那游宦生涯中的艰辛。

注释:

  1. 少年曾泛九江船:年轻时我曾乘船游览过九江。
  2. 江上庐山在眼前:形容庐山近在咫尺,仿佛就在江面上。
  3. 一片阴云浮绝顶:形容庐山顶上被一片乌云笼罩的景象。
  4. 千寻瀑布挂长川:形容瀑布如千丈高悬,挂在江流中。
  5. 东吴渺渺晴虹外:形容东吴的景色在晴朗的天空之外显得渺茫。
  6. 西蜀迢迢落日边:形容西蜀的景色在落日的尽头显得遥远。
  7. 披玩斯图想畴昔:仔细欣赏这幅图画回忆往日的情景。
  8. 独怜游宦雪盈巅:独自怜惜那游宦生涯中的艰辛。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庐山的赞美之作,通过描绘庐山的美景和自己的游历经历,表达了对庐山的喜爱之情。诗的开头两句“少年曾泛九江船,江上庐山在眼前”展现了诗人年轻时泛舟游览庐山的情景,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接着,“一片阴云浮绝顶,千寻瀑布挂长川。”描绘了庐山顶上被一片乌云笼罩,瀑布如千丈高悬,挂在江流中的景象,形象生动,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然后,“东吴渺渺晴虹外,西蜀迢迢落日边”则通过对比东吴和西蜀的景色,进一步突出庐山的壮丽和美丽。最后两句“披玩斯图想畴昔,独怜游宦雪盈巅”则表达了诗人对庐山的怀念之情,同时也流露出自己游宦生涯中的艰辛和不易。整首诗通过对庐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