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外飞来有一峰,烟霏深锁翠重重。
穿云谁凿玲珑洞,倚涧犹蟠诘屈松。
林樾交阴回俗辙,岩扉半启觅仙踪。
眼前形胜真奇绝,未必丹青有此工。
观飞来峰
山外飞来有一峰,烟霏深锁翠重重。
穿云谁凿玲珑洞,倚涧犹蟠诘屈松。
林樾交阴回俗辙,岩扉半启觅仙踪。
眼前形胜真奇绝,未必丹青有此工。
注释:
- 山外飞来有一峰:形容山峰奇特,仿佛是从天而降的。
- 烟霏深锁翠重重:形容山峰被云雾笼罩,显得更加神秘。
- 穿云谁凿玲珑洞:询问是谁凿出了这个玲珑剔透的山洞。
- 倚涧犹蟠诘屈松:形容松树依傍在山涧旁,形态弯曲,如同盘旋的蛟龙。
- 林樾交阴回俗辙:形容树林和树叶交错在一起,形成一片阴凉的环境。
- 岩扉半启觅仙踪:形容有人推开了一扇半开的岩洞的门,寻找仙人的踪迹。
- 眼前形胜真奇绝:形容眼前的景色非常美丽,令人惊叹不已。
- 未必丹青有此工:表示虽然画不出如此美丽的景色,但作者认为这里的自然风光仍然值得赞美。
赏析:
这首诗以“观飞来峰”为题,通过对山峰的描述,展现了其独特的自然风貌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诗中的“山外飞来有一峰”形象地描绘了山峰的奇特形态,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接着以“烟霏深锁翠重重”进一步渲染了山峰被云雾缭绕的氛围,让人感受到山峰的神秘与威严。
诗人在描写山峰时,还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象征手法。“穿云谁凿玲珑洞”一句,将山峰比作是人工雕琢的精巧物品,既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叹,也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而“倚涧犹蟠诘屈松”则将松树比作是蜿蜒盘曲的蛟龙,形象地展现了松树的坚韧与生命力。同时,诗人还注意到了周围环境的变化,用“林樾交阴回俗辙”来形容树木形成的阴凉气氛,以及“岩扉半启觅仙踪”来体现人们对于探寻仙境的向往。
诗人通过对比的方式,强调了自己对眼前美景的赞叹之情。“眼前形胜真奇绝,未必丹青有此工”表达了虽然无法用笔墨描绘出如此美丽的景色,但这里的自然风光仍然值得人们去欣赏和赞叹。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飞来峰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和人类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