簿书毛委谩横陈,抚事堪惊种种新。
禄食谁为明日计,忧怀空寄此眉颦。
禅房我欲分吟榻,世路君方避俗尘。
闻说城西风景好,花须柳眼正娇春。
陈准卿见和再叠前韵时读书净社寺
簿书毛委谩横陈,抚事堪惊种种新。
禄食谁为明日计,忧怀空寄此眉颦。
注释:1. 《汉书.董仲舒传》:“汉有司治,皆推引其本,而本于姓。故号曰‘王氏’。”后因以“王氏”指权贵之家。2. “毛”,杂乱无章。3. “抚事”:处理政务。4. “种种”,各种。5. “谁为”,由谁决定。6. “眉颦”:皱眉。
译文:《汉书·董仲舒传》:“汉有司治,皆推引其本,而本于姓。故号曰‘王氏’。”后因以“王氏”指权贵之家。现在你看到我的诗稿,都是一些杂乱无章的文字,我处理政务的时候感到惊讶的是,各种各样的事情都在发生。我的俸禄是谁来决定的?我忧虑的事情只能寄托在皱着眉头上。禅房我想要分出一块地来铺设吟诵的床榻,但世俗的道路您正在避开。听说城西的风景非常好,柳树的花须正娇美的春天里盛开。
赏析:陈准卿见到作者再次写这首诗时,感慨万千,于是也写了一首和作。他写道:“簿书毛委谩横陈,抚事堪惊种种新。禄食谁为明日计,忧怀空寄此眉颦。”这首诗的前两句“簿书毛委谩横陈,抚事堪惊种种新。”描绘了一幅官场的繁忙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无奈。后两句“禄食谁为明日计,忧怀空寄此眉颦。”则抒发了作者的忧国忧民之情,表现了他忧心忡忡、无所适从的状态。
陈准卿见和再叠前韵时读书净社寺
禅房我欲分吟榻,世路君方避俗尘。
注释:1. 《楞伽经》:“如人住禅房中,欲分坐禅榻,恐妨障佛菩萨,当于诸佛所,请求一清净处,乃得安止。”2. “世路”:尘世之路。3. “君”:指作者自己。
译文:我想在禅房中分出一块地来铺设吟诵的床榻,但世俗的道路您正在避开。
赏析:陈准卿见作者再次写这首诗时,感慨万分,于是也写了一首和作。他写道:“禅房我欲分吟榻,世路君方避俗尘。”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平静和对世俗的超然。然而,这种宁静并没有持续太久,因为作者很快就被卷入了世俗的纷争之中。
陈准卿见和再叠前韵时读书净社寺
闻说城西风景好,花须柳眼正娇春。
注释:1. 《太平御览》卷七六五引《荆楚岁时录》:“二月春之月,招魂续魄。”2. 柳絮纷飞的景象。3. “花”:指桃花。
译文:听说城西的风景非常美丽,桃花开得正艳,柳枝上的柳叶也显得格外娇嫩。
赏析:这首诗的最后一句“听人说城西的风景非常美丽,桃花开得正艳,柳枝上的柳叶也显得格外娇嫩。”是这首诗的点睛之笔,它既赞美了自然之美,又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同时,这也暗示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