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而渊潜,时而云升。
乾元九五,天下文明。
【题解】
这是一首咏物诗。“泉坡”当指学士的居地,此诗为题赠学士之歌咏。
【注释】
- 时:不时;不时刻刻。
- 渊潜:指隐士或高士在深山中隐居生活。
- 云升:指仕宦之人在朝廷里做官。
- 九五:指帝王位次。本义是《易·坤》卦的第五爻,代表阴爻,象征帝位,也指帝王。后来用九五表示帝王、君主。
- 天下:指全中国、全世界。
- 文明:这里指政治清明、国泰民安、社会安定繁荣。
【赏析】
首句“时而渊潜”,点出作者所要歌颂的对象是一位具有高尚品德的隐士。这位隐士并不贪求荣华富贵,而是常常像龙一样潜于深渊,不露锋芒,而一旦时机成熟,就会像龙一样腾飞于九天之上,成为国家和民族的栋梁之材。这两句是对这位隐士的赞颂,同时也暗含了对当时社会的批判。
第二句“时而云升”,则是对那位隐士的另一番描绘。这位隐士并非真的隐居山林,而是善于抓住机会,在适当的时候才显露自己的才华,就像云雾升腾一样,让人们看到了他的存在。这两句诗既赞美了这位隐士的才华和品格,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他才能的羡慕和钦佩之情。
第三句“乾元九五”,是对这位隐士所处的时代的概括。这里的“乾元”指的是天地万物的根本,“九五”则是指帝王之位。这句诗的意思是说,这位隐士生活在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时代之中,他的存在对于整个社会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也反映了作者对于当时社会的一种美好愿景。
最后一句“天下文明”,是对这位隐士所作贡献的高度概括。这里的“天下文明”指的是国家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昌盛、文化教育发达等等。这句诗的意思是说,这位隐士不仅自己品德高尚、才华横溢,而且还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也表达了作者对于这位隐者的由衷敬仰之情。整首诗通过对这位隐士的描写,赞美了其高尚的品质和卓越的才能,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于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