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翼圆亭,法象上玄。
至朴不斲,适于自然。
帝时端居,游思太极。
茅茨土阶,允配尧德。

【解析】

“圆亭”“翼翼”“法象”“至朴不斲,适于自然”等词句均属于典故,考生需了解并理解这些典故。

【答案】

译文:圆亭高耸,形状像天,它的法则与上天相似。它最朴素而不加以雕饰,适合于大自然,天子在这时端居无为,游思于太极。茅屋土阶,可以与尧舜相比德。

赏析:“圆亭”指建章宫的凤阙。汉文帝时,曾下令拆除此殿。文帝后改为“通天”,武帝时再改建为“铜雀台”。这里说“圆亭”,即指武帝时的通天观。“上玄”语出《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易经》中也说:“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所以“圆亭”是象征皇权的。“法象”语出《庄子·应帝王》:“有国于蜗之左氏曰监市,曰人主。人主不能游,籍而以为国。”《淮南子·精神训》:“夫至精无形,至大不可围。同气共类,其声相和,谓之灵魂。”“至朴不斲,适成自然”语出《老子》,意为最朴素的东西不需要雕琢就适合自然。《礼记·乐记》:“天地合而奏之九成,以降神阜,报本反始。”这里的“九成”即九音,是音乐的最高境界,也是天地万物运行的自然规律。《汉书·律历志》:“天生万物,以地养之;圣人以天为法,故始制礼、乐。”这里的“天地合”即天人合一,“九成”就是天地间和谐的乐曲。所以“至朴不斲,适于自然”意谓皇帝要顺应自然的规律。“帝时端居,游思太极”语出《尚书·洪范》,其中“太极”即无极、未分的浑然元气。《周易》中也有“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太极生两仪”即太极产生阴阳两种相互对立而又统一的力量。“太极”是宇宙万物的根源和归宿。所以“帝时端居”意谓皇帝端居无事,“游思太极”意谓皇帝游思于太极之中,即思考治理国家的方法。“茅茨土阶,允配尧德”语出《诗经·小雅·斯干》:“厥土惟黄,厥壤惟白。厥位山川,厥田草甸。厥田赋中,厥贡漆丝。厥篚织贝,厥包桔柚……厥家室兮,乃宁乃绪。”这里的“厥土惟黄”、“厥壤惟白”都是说土地的颜色。“厥位山川”中的“位”是指地位或位置,“山川”即山和川。“厥田赋中”中的“赋”是指征收,“赋中”即征收中间的部分。“厥贡漆丝”中的“贡”是指奉献,“漆”是一种贵重的漆器,“丝”则是丝织品。“厥篚织贝”中的“篚”是盛物用的筐子。“厥包桔柚”中的“包”是包裹,“桔柚”则是一种果树。“厥家室兮”语出《诗经·周南·关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里的“窈窕”是指美好的样子,“淑”是善良的意思。“君子好逑”中的“君子”指丈夫。“攸宁乃绪”中的“攸”是所,“宁”是安定,“绪”即事业或事业的继承。所以“厥壤惟白”、“厥地山川”意谓土地纯净洁白,地势平坦辽阔。“厥田赋中”、“厥贡漆丝”意谓田地适中,赋税适中。“厥篚织贝”、“厥包桔柚”意谓筐子里装的是精美的丝织品,包裹里装的是甘甜的水果。“厥家室兮”意谓家庭安定幸福。“乃宁乃绪”意谓安定下来继续发展下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