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江之东小山麓,旧有高人读书屋。
绕屋森森松作林,松阴行吟松下读。
平生读彻书五车,鹿鸣宴饯来京华。
御前奏对三千字,五彩椽笔登銮坡。
兰台石渠富纂述,献赋陈诗诵功德。
日给珍羞饱大官,宫锦无时出褒锡。
黑发去乡今二毛,近侍光华更四朝。
人生倦勤思暂逸,小山南望心摇摇。
鹏搏九万六月息,丹桂花香别京国。
旧屋还归小山下,邺侯多书仍满架。
门前冠盖来纷纷,少日同学何人存。
青松拂云尽成盖,慈竹青青蕃子孙。
邻叟时过话耕稼,亦有诜诜执经者。
红笺锦轴金绣段,更觉文章动高价。
老夫垂白念乡关,早晚天恩应赐闲。
长风万里溯玉峡,舣棹文江访小山。

诗句

  1. 小山书屋:小山之东,有一处名为小山的书屋。
  2. 绕屋森森松作林:环绕着书屋的是郁郁葱葱的松树,宛如一片森林。
  3. 松阴行吟松下读:在松树的荫下,诗人漫步吟诗,悠然自得地阅读。
  4. 平生读彻书五车:诗人一生勤奋读书,读尽了五车书籍。
  5. 鹿鸣宴饯来京华:在鹿鸣宴会上,诗人被朝廷召回京城。
  6. 御前奏对三千字:在皇帝面前,诗人作了三千字的奏对。
  7. 五彩椽笔登銮坡:用五彩的笔杆写下华丽的文字,登上了銮坡。
  8. 兰台石渠富纂述,献赋陈诗诵功德:在兰台石渠和石渠阁里,作者贡献了丰富的著述,并献赋陈诗,颂扬功绩。
  9. 日给珍羞饱大官,宫锦无时出褒锡:每天都能享用到珍贵的食物,使大官们感到满足,同时,也常常得到皇帝的褒奖。
  10. 黑发去乡今二毛,近侍光华更四朝:年轻时离开了家乡,如今已是头发斑白,曾经侍奉过的皇帝已经换了四个朝代。
  11. 人生倦勤思暂逸,小山南望心摇摇:人生疲倦于官场的劳碌,渴望暂时远离尘世的纷扰,而站在小山坡上的诗人心情却难以平静。
  12. 鹏搏九万六月息,丹桂花香别京国:像大鹏展翅飞翔九天,六月的阳光中沐浴着花香,诗人即将离开京城,踏上新的旅程。
  13. 旧屋还归小山下,邺侯多书仍满架:昔日的书屋已归还给小山脚下,邺侯家的书架上堆满了书籍。
  14. 门前冠盖来纷纷,少日同学何人存:门前来往的都是达官贵人,但当年一起学习的人已经不在了。
  15. 青松拂云尽成盖,慈竹青青蕃子孙:青翠的松树枝叶繁茂,为人们遮风挡雨;慈祥的竹子茁壮成长,孕育着后代子孙。
  16. 邻叟时过话耕稼,亦有诜诜执经者:附近的老人时常经过,谈论耕种之事,也有学子们手执经书诵读。
  17. 红笺锦轴金绣段,更觉文章动高价:精美的红笺和华丽的锦轴,使得文人的文章更加珍贵。
  18. 老夫垂白念乡关,早晚天恩应赐闲:年迈的我思念家乡,期盼早日回到宁静的乡村生活。
  19. 长风万里溯玉峡,舣棹文江访小山:乘着长风,沿着蜿蜒的玉峡前行,最终到达了小山书屋。

译文

文江之东的小山麓,有一处高人曾居住的读书屋。
环绕着小屋的是郁郁葱葱的松树,仿佛形成了一片松林。
在松树的阴凉下,诗人悠闲地朗读诗歌,沉醉其中。
他一生勤奋地阅读了五车书籍,曾在皇宫中受到赞誉。
他在御前作了三千字的奏对,用五彩的笔杆书写华丽的文字。
他在兰台石渠阁里撰写了大量的著作,并献赋陈诗,赞扬他的功绩。
他每天享受美味的食物,满足于大官们的赞美。
他的头发已变白,但仍然保持着青春的风貌。
他曾经侍奉过的皇帝已经换了好几位。
他厌倦了官场的忙碌,渴望暂时逃离。
站在小山坡上,望着远方的风景,他的心情难以平静。
他就像一只大鹏鸟一样,展翅飞翔九天,沐浴在阳光下的六月阳光。
他的香气与丹桂相映衬,即将离开京城,踏上新的旅程。
他回到了小山脚下的老宅,那里依旧堆满了书籍。
门前来往的都是达官贵人,但他年轻时的同学已经不在了。
青翠的松树枝叶繁茂,为人们遮风挡雨;慈祥的竹子茁壮成长,孕育着后代子孙。
邻近的老人时常经过,谈论着耕种的事情;也有学子手执经书诵读。
精美的红笺和华丽的锦轴使得文人的文章更加珍贵。
年迈的我思念家乡,期盼早日回到宁静的乡村生活。
沿着蜿蜒的玉峡前行,最终到达了小山书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