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黎县中山水清,自昔挺特生贤英。
上究羲农至周孔,攘辟老佛大道明。
我敬其人想其处,身縻禄仕无由去。
崔生近日起昌黎,邂逅相逢谈所慕。
生昔泮水来游歌,明经三十登贤科。
铁冠霜简入乌府,岁久政誉传流多。
天官奏绩天颜悦,五采祥云腾凤敕。
堂上双亲共拜恩,更有重闱岁将百。
重庆堂中春昼长,寿酒日进青瑶觞。
四亲三百又馀岁,白发苍颜皆乐康。
家庆融融由世德,兰玉森森荫松柏。
剩取诗书遗后来,岂无继续昌黎伯。

【赏析】

此诗是诗人对崔氏堂的颂扬,也是对其人的一种怀念。昌黎县地处陕西中部,是古时的文化名邦,这里山清水秀,人才辈出。诗人通过写景抒发了对崔氏堂的敬仰之情。

首联“昌黎县中山水清,自昔挺特生贤英”,开篇即点题:昌黎县风光秀丽,自古以来就是英雄豪杰荟萃之地。这里的山水清幽,为贤人志士提供了良好的成长环境,他们在这里脱颖而出,成为了一代又一代的杰出人物。这种自然环境对于人的塑造和培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颔联“上究羲农至周孔,攘辟老佛大道明”,进一步阐述了这一观点。从伏羲、神农到周公、孔子,再到老子和佛教,这些古代圣贤的思想都是源于这片美丽的土地,他们用智慧和力量,开辟了一条通向真理的道路。这种大道,不仅照亮了前人的智慧,也为后人指明了方向。

颈联“我敬其人想其处,身縻禄仕无由去”表达了诗人对崔氏堂的敬仰之情。他虽然身处官场,但无法亲自前往拜访,心中充满了遗憾。这句诗既体现了崔氏堂的崇高地位,也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不能亲身体验这种文化氛围的无奈。

尾联“崔生近日起昌黎,邂逅相逢谈所慕”突然转换话题,转入对崔氏堂主人的赞美。崔氏堂的主人最近才回到昌黎,与诗人相遇后便畅谈着自己心中的所慕所思。这种交流不仅加深了彼此的理解,也让诗人更加敬佩崔氏堂主人的才华和品质。

最后两句“生昔泮水来游歌,明经三十登贤科。铁冠霜简入乌府,岁久政誉传流多”是对崔氏堂主人过去经历的回顾。他曾经在泮水这个地方求学并考取了功名,后来成为一位德高望重的官员。他的政绩卓著,赢得了百姓的赞誉和尊敬,这些成就都为他赢得了荣誉和尊重。

尾联“天官奏绩天颜悦,五采祥云腾凤敕”则是对他未来的祝福和期望。希望他能继续为官为民,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同时也期待着他能够像凤凰一样飞得更高更远。

尾联“堂上双亲共拜恩,更有重闱岁将百”则具体描述了他家庭的情况。在他的带领下,家庭成员们共同感恩戴德,同时他也迎来了自己的家庭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这种家庭的和谐与美满,是他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末联“重庆堂中春昼长,寿酒日进青瑶觞。四亲三百又馀岁,白发苍颜皆乐康”则是对崔氏堂主人长寿的祝愿。希望他能享受一个幸福的晚年生活,同时也希望他的家族成员们健康长寿、快乐幸福。

整首诗通过对崔氏堂主人及其家族的赞美和祝福,体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敬仰之情,以及对美好人生的追求和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