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楼彻五鼓,城上乌啼曙。
客子思故乡,晨衣出门去。
犹顾玉堂馆,忽别金陵浦。
明日大江干,相思荆树寒。

【注释】

《送周孟简乃兄》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送别诗。这首诗通过写诗人在晨光中与友人分别的情景,抒发了作者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首句“龙楼彻五鼓”,点明时日为清晨五更时分,暗示着送行之时已近黄昏。第二句“城上乌啼曙”,则描绘出一幅送别时城楼上乌鸦啼叫的凄凉景象。第三、四句写“客子”思归情切,“晨衣出门去”;“犹顾玉堂馆”,犹有依恋之心;“忽别金陵浦”,转眼间便要离开金陵。末两句以江天相接,水天苍茫作结,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译文】

清晨破晓时分,我登上龙楼,直到五更才回寝。城上的乌鸦在啼叫迎接黎明的到来。

我像游子一样怀念故乡,清晨就穿着朝服匆匆离家。仍然留恋玉堂馆的温馨,忽然又离别了金陵浦口。

明天早晨就要渡过长江,相思之情将如荆树之秋寒。

【赏析】

这首诗写于安史之乱爆发前夕(755年),当时杜甫寓居成都草堂。唐肃宗即位后,任杜工部检校工部员外郎,并奉诏赴奉先县(今陕西凤翔)探望家人。这时,李白也从四川赶到洛阳,二人久别重逢,遂同往奉先县探亲,然后分手,李白继续西行长安,而杜甫则留居奉先。此诗即作于这次分手之际。

全诗以送别的口吻,写出了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以及由此引起的无限感慨。首句“龙楼彻五鼓”,点明时日为清晨五更时分,暗示着送行之时已近黄昏。第二句“城上乌啼曙”,则描绘出一幅送别时城楼上乌鸦啼叫的凄惨景象。“客子”即远行者,诗人自称他就像那远行的客人一样,怀着归乡的心情,早早就穿好衣服匆匆离家。这一句中,“客子”既是诗人自己的称呼,又是远行者的代名词,既写出了诗人自己急于归家的感情,又写出了诗人送别的对象,是全诗的关键所在,以下几句都是围绕这一关键进行描写的。

三、四两句“犹顾玉堂馆”,“忽别金陵浦”。“玉堂馆”指官署内的书斋。“忽别金陵浦”即突然之间就离别了金陵浦口。这三句是说:尽管我还留恋着玉堂馆的温馨,但我还是不能不和友人告别了。“犹顾”是说还留恋,“忽别”是说突然就离开了。

最后两句“明日大江干,相思荆树寒”,是说:明天早晨就要渡过长江,那时我将会怀念家乡、想念亲人的!这两句是说:想到明天将要渡过长江,诗人不禁会想起家乡的亲人来,想到他们也许会感到寒冷吧?这两句虽然只是诗人的想象,但却能充分表现出诗人的一片深情,使人读后为之感动。

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有这样一句话:“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这里所说的“故人”,就是诗人的朋友孟浩然。所以,本诗中的“周孟简乃兄”,就是指李白的朋友孟浩然的弟弟孟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