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登黄鹄岭,引望陵阳岑。
陵阳渺天末,何由见所钦。
自昔携手时,萧散大江浔。
出言谐鼓瑟,中孚利断金。
一朝分袂来,寒暑三四侵。
翰飞薄远霄,鳞泳循清潭。
高深旷不接,隔我浮与沉。
堂中侍愉色,膝下俨缨簪。
禄养崇甘肥,欢乐日骎骎。
久要焉独忘,一往无遗音。
尚希保眉寿,以慰饥渴心。

【注释】:

  1. 晨登黄鹄岭,引望陵阳岑:清晨登上黄鹄岭,远远望去陵阳县的山。
  2. 何由见所钦:怎么能够见到我所尊敬的人呢?
  3. 自昔携手时:自从我们过去一起的时候。
  4. 萧散大江浔:潇洒地渡过大江。
  5. 出言谐鼓瑟,中孚利断金:说出的话如同弹琴一样和谐,言辞之间充满智慧,像切断黄金一样有力。
  6. 寒暑三四侵:一年之中有三四个月的时间。
  7. 翰飞薄远霄,鳞泳循清潭:鸿雁在天空飞翔,鱼儿在水潭中游动。
  8. 高深旷不接,隔我浮与沉:高处深邃,辽阔无边,与我相隔甚远,我就像在水中漂浮,随波逐流。
  9. 堂中侍愉色,膝下俨缨簪:家中侍奉的人面带喜色,子女们整齐地佩戴着帽子。
  10. 禄养崇甘肥,欢乐日骎骎:享有很高的俸禄和丰富的食物,快乐的日子一天又一天增加。
  11. 久要焉独忘,一往无遗音:长期在一起却忘记了彼此的名字,每次离去都带着深深的思念。
  12. 尚希保眉寿,以慰饥渴心:还希望你长寿健康,以慰藉我的饥渴之心。

【赏析】:
《奉寄李丈人》是一首抒情诗,通过描绘诗人与李丈人在黄鹄岭相聚的情景,表达了对李丈人的怀念之情。全诗分为四个部分,每部分都有相应的关键词和注解。

首句“晨登黄鹄岭,引望陵阳岑”,描绘了诗人清晨登上黄鹄岭,眺望陵阳县山的景色。这里的“晨”、“登”、“望”等词语,都表现了诗人早起攀登、远眺的心境。而“陵阳县”则是诗人的故乡,也是他心中最为重要的记忆之地。

第二句“陵阳渺天末,何由见所钦?”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怀念之情。这里的“渺”、“何由见所钦”等词语,都传达了诗人对家乡的遥远和无法相见的遗憾。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同时也透露出他对故乡的深深忧虑。

接下来两句“自昔携手时,萧散大江浔。”则回忆了他们过去携手度过的美好时光。这里“携手”、“萧散”等词语,都表现了他们曾经亲密无间的友谊。而“大江浔”则是指长江,象征着他们共同度过的时光。

第三句“出言谐鼓瑟,中孚利断金。”则描述了他们在对话中的智慧和力量。这里“出言谐”、“鼓瑟”、“中孚”、“利断金”等词语,都表现了他们在对话中所展现出的智慧和力量。他们的对话仿佛琴瑟合鸣,充满了和谐与美好。同时,他们的言辞也如同切断金子一样有力,让人感到震撼。

第四句“一朝分袂来,寒暑三四侵。”则描绘了他们分别后的生活。这里的“分手”、“寒暑三四侵”等词语,都传达了他们的分离所带来的痛苦和无奈。他们不得不因为各种原因而分别,这种分离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损失。

接下来五句“翰飞薄远霄,鳞泳循清潭。”则描绘了他们在分别后的生活。这里“翰飞”、“鳞泳”等词语,都表现了他们各自的生活方式和状态。他们各自忙碌于自己的生活中,不再像以前那样亲密无间。而“清潭”则是指清澈的湖泊或河流,象征着他们各自独立的生活状态。

最后两句“高深旷不接,隔我浮与沉。”则表达了他们对彼此的思念之情。这里的“高深”、“阔别”等词语,都表现了他们之间的疏远和隔阂。他们之间仿佛隔着一层厚厚的云层,无法相互接触。而“浮与沉”则是指他们的生活状态,他们像浮萍一样漂泊不定,无法安定下来。

整首诗通过描绘诗人与李丈人在黄鹄岭相聚的场景,表达了他们对彼此的深深思念和怀念之情。同时,诗人也在诗中展现了自己内心的挣扎和矛盾,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留恋。这首诗以其深情厚意,感动了无数读者的心灵,成为了中国古代诗词中的佳作之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