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郊茫茫沙草白,青山迢遥亘西北。
涿州百里近都门,北来南去无晨昏。
道边邮亭连古堠,时平不置官军守。
土墙茆屋尽耕屯,半插青帘卖新酒。
牛车辚辚冲早寒,争先槁秸输县官。
少年家家便骑射,雉兔如林不论价。
由来意气倾山冈,邂逅相逢肯相借。
伐石为碑记古人,凄凉遗刻百年存。
摩挲三叹忆盛德,路人为指楼桑村。
涿州行
四郊茫茫沙草白,青山迢遥亘西北。
涿州百里近都门,北来南去无晨昏。
道边邮亭连古堠,时平不置官军守。
土墙茆屋尽耕屯,半插青帘卖新酒。
牛车辚辚冲早寒,争先槁秸输县官。
少年家家便骑射,雉兔如林不论价。
由来意气倾山冈,邂逅相逢肯相借。
伐石为碑记古人,凄凉遗刻百年存。
摩挲三叹忆盛德,路人为指楼桑村。
注释
- 1. 【四郊茫茫沙草白】:描述的是四周辽阔的沙漠地带,草已经变黄了。
- 2. 【青山迢遥亘西北】:指的是远处的青山延绵不断,位于西北方向。
- 3. 【涿州百里近都门】:涿州离京城(都城)很近,只有一百里路。
- 4. 【北来南去无晨昏】:形容路途遥远,无论是北方来的还是南方去的人,无论早晚,都没有区别,都是相同的。
- 5. 【道边邮亭连古堠】:在道路旁边设置的邮亭和古代的烽火台连接在一起。
- 6. 【时平不置官军守】:因为战争平息,没有驻扎军队的必要。
- 7. 【牛车辚辚冲早寒】:牛车隆隆地行驶着,冲破清晨的寒冷天气。
- 8. 【争先槁秸输县官】:人们争先恐后地把干柴送到官府交税。
- 9. 【少年家家便骑射】:在年轻人家中,骑马射箭是很常见的。
- 10. 【雉兔如林不论价】:野鸡野兔的数量多到像树林一样,价格不再重要。
- 11. 【由来意气倾山冈】:自古以来,他们的气概足以撼动山岗。
- 12. 【邂逅相逢肯相借】:偶然相遇时,他们会愿意互相帮助。
- 13. 【伐石为碑记古人】:用石头雕刻出一块碑文来纪念古代人。
- 14. 【凄凉遗刻百年存】:这些遗迹虽然被遗忘,但依然存在,让人感到凄凉。
- 15. 【摩挲三叹忆盛德】:抚摸着石碑,反复感慨怀念那些德行高洁的人。
- 16. 【路人为指楼桑村】:路人会指向那座叫做楼桑村的建筑,因为那里曾经有重要的人物居住。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涿州地区的所见所感。开头两句“四郊茫茫沙草白,青山迢遥亘西北”勾勒出了一幅广袤无垠、景色苍茫的画卷。接着诗人描述了涿州与都城的地理关系以及长途跋涉带来的不便,表现了一个旅行者对时间流逝的无奈感受。中间部分“道边邮亭连古堠,时平不置官军守”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安定,同时也揭示了交通的便利与商业活动的兴盛。诗的后半部分则转向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交融,“牛车辚辚冲早寒,争先槁秸输县官”捕捉了早晨赶集的热闹场景。而“少年家家便骑射,雉兔如林不论价”,则展现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方式和狩猎文化。最后一句“伐石为碑记古人,凄凉遗刻百年存”表达了对历史遗迹的珍视与对过去英雄人物的缅怀。整首诗通过对涿州地区的描写,展示了一个多元、开放的社会风貌。它不仅记录了一个时代的社会状况,也反映了作者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