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岱五岳宗,雄夸齐鲁疆。
磅礴据深广,峻极凌穹苍。
春云起肤寸,乘风歘飘扬。
弥谷乍蔼蔼,浮空忽洋洋。
日观不可辨,环道杳茫茫。
若人尚父裔,家居岱之阳。
诗书际明世,冠绂趋朝行。
引领日东眺,含思在高堂。
不闻泰山云,作霖雨八荒。
黾勉励所志,以副君亲望。
【注释】
- 吕主事:指吕潜,字子约,山东人。2. 泰山:东岳。3. 云图:画卷或图册。4. 岱宗:对泰山的尊称。5. 齐鲁:指今山东省一带。6. 磅礴:形容山势高峻雄伟。7. 弥谷乍蔼蔼:满山遍野云雾缭绕。8. 浮空忽洋洋:飘荡在空中,如云似雾。9. 日观:日出的地方,即日观峰。10. 环道:环绕的道路。11. 若:如果,假如。12. 尚父裔:尚父是姜太公的号,此处泛指有德行的人后代。13. 家居:居住在家。14. 明世:贤能的时代。15. 冠绂:古代束发用的帽子和丝带,代指仕途。16. 引领:伸长脖子远望。17. 作霖雨八荒:为八方百姓降雨。8荒:四方边远之地。18. 黾勉:勤勉努力的意思。19. 所志:所追求的目标。20. 以副君亲望:用来回报君亲的期望。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任泰安知州时所作,赞美了泰山的自然美景和历史人文,抒发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与热爱。
全诗可分为四段。前两段主要描写泰山的自然景色,后两段则转入议论,表达诗人的政治抱负和对国家人民的关心。第一段描绘了泰山的雄壮和壮丽,从东到西,层层叠叠,气势恢宏;第二段则通过春云起、弥谷乍蔼蔼等意象,展现了泰山的神秘莫测;第三段则通过日观不可辨、环道杳茫茫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政治的忧虑与担忧;第四段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和人民的忠诚与热爱。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有对泰山自然景色的赞美,又有对国家政治的关心,体现了作者深沉的爱国情怀和高尚的人格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