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人乐种竹,竹生繁且妍。
垂云羃户外,映月摇阶前。
晴疑抗翠翿,风类鸣清弦。
夏来暑威薄,冬至寒节坚。
时携羊求侣,亦咏嵇阮篇。
即此适萧散,焉知尘俗牵。

幽人乐种竹,竹生繁且妍。

垂云羃户外,映月摇阶前。

晴疑抗翠翿,风类鸣清弦。

夏来暑威薄,冬至寒节坚。

时携羊求侣,亦咏嵇阮篇。

即此适萧散,焉知尘俗牵。

诗句释义:

  • 幽人乐种竹,竹生繁且妍。
  • “幽人”指的是隐居之人,“乐”表示喜欢,“种竹”则表明了竹子的种植。这句话表达了一个喜欢种植竹子的人,对于竹的生长过程以及其美丽姿态的喜爱。竹子生长茂盛,形态优雅,让人心生喜爱。
  • 垂云羃户外,映月摇阶前。
  • “垂云”形容竹子的枝条垂落像云一样,给人以柔美之感,“羃”是下垂的意思。“映月”则是说月光照耀在竹子上,形成明暗交错的效果。“摇阶前”描绘了竹子摇曳生姿的情景,好像在台阶前舞动一般。
  • 晴疑抗翠翿,风类鸣清弦。
  • “晴疑”,可能是“晴天”的误写,这里用来强调天气晴朗的时候,竹叶的颜色更加翠绿,仿佛能够与翠绿色相抗衡。“抗翠翿”形容竹子的叶片翠绿,挺拔而有力度。“风类鸣清弦”,则是形容微风拂过竹林,发出的声音如同弹奏的琴声,清脆悠扬。
  • 夏来暑威薄,冬至寒节坚。
  • “夏来”指的是夏天到来,“暑威薄”意味着夏天虽然炎热,但竹子依然能够承受住暑威的考验。“冬至”则是指冬天到来,“寒节坚”表明冬天虽然寒冷,但竹子却依然坚韧不拔。
  • 时携羊求侣,亦咏嵇阮篇。
  • “时携羊求侣”可能是指时常带着羊群去寻找同伴,以此来比喻自己孤独但又不失追求。“亦咏嵇阮篇”则是指在诗歌中也引用了嵇康和阮籍的篇章,这两位都是魏晋时期的文人,以他们的诗作为榜样,体现了作者对于高雅文化的崇尚。
  • 即此适萧散,焉知尘俗牵。
  • “即此”指眼前所见的景物,“萧散”在这里可以理解为超脱世俗、闲适自在的状态。“焉知尘俗牵”则是说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们往往会忘却尘世的纷扰和羁绊,从而感受到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

译文:
幽人乐于种植竹子,竹子生长得繁茂又美丽。它们垂下的枝条就像天上的云彩,在阳光下摇曳生姿;夜晚月光洒在竹叶上,闪烁着银白色的光辉。春风拂过,竹子发出悦耳的声响,就像是琴弦被轻轻拨动。夏天虽然炎热难耐,但竹子仍然能承受得住暑威的考验;到了冬天,尽管寒风凛冽,但竹子却更加坚韧有力。有时候我会带一些羊群去找伴儿,有时也会朗诵嵇康和阮籍的诗文。就在这宁静的环境中,我才真正体会到了悠闲自在的生活,原来我并不知道那些世俗烦扰会如何牵扯着我的心灵。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竹林画面,诗人通过对竹林的观察和感受,传达出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诗中的“竹生繁且妍”、“垂云羃户外”等句子都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美感。同时,诗人也通过描绘夏日和冬日竹林的不同景象,展现了竹子顽强的生命力和不畏严寒的精神。此外,诗人还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追求和对尘世烦恼的超脱,使整首诗具有了深刻的哲理内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