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玕竹荫玛瑙石,桥门风致自銮坡。
司成堂上咏淇澳,六馆诸生日切磋。
【注释】
琅玕:一种美玉。玛瑙:一种宝石。桥门:指赵琬的住所。銮坡:指翰林院,古代官署。司成:指司业,掌管学校教育。淇澳:地名,在今山东濮阳一带。六馆:指国子监的六馆,即太史、卜筮、书、数、礼、御七学。切磋:互相切磋学问。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赵琬的颂扬诗。
“琅玕竹荫玛瑙石”二句写景。竹荫,竹影,形容竹的高大。玛瑙,指石头。此二句描写了一幅优美的画面:竹林茂密,阳光洒在玛瑙般的石上,形成斑驳的光影。
“桥门风致自銮坡”三句写赵琬的风采。銮坡,指翰林院,古代官署。赵琬在此任司业,他以高雅的风度和学识受到人们的称赞。
“司成堂上咏淇澳”三句写赵琬的教学成果。淇澳,地名,在今山东濮阳一带。赵琬在司成堂上教学生们咏诵《淇澳》这首诗。他的教学成果丰硕,学生们在他的指导下互相切磋学问。
【译文】
琅玕竹影照玛瑙石,桥门前风景如画。
司成堂上教学生咏淇澳,六馆诸生互相切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