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杜城南尺五天,东风花柳醉歌前。
岂如茅屋青松下,扫榻焚香抚七弦。
城南茅屋
韦杜城南尺五天,东风花柳醉歌前。
岂如茅屋青松下,扫榻焚香抚七弦。
注释:在韦杜南面五尺五天的地方,东风吹来,花柳摇曳,让人陶醉于歌声之中。难道比不上茅屋在青青松树下,打扫干净床铺,点上香,抚弄着七弦琴吗?
赏析:诗题“城南茅屋”,诗人自述的居处当为韦杜城南之茅屋。韦杜,即曲江,在今陕西长安县东南。唐人有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之说。此句写环境之美,以衬托茅屋之雅致。
第二句写诗人在此地的生活情景。春风拂面,花柳摇曳,自然美不胜收。诗人置身其中,心旷神怡,情不自禁地放声歌唱。这里的“东风”和“花柳”是两个关键词,前者是自然界的春天的气息,后者则是人们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生机勃勃、和谐美好的画面。
第三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境界。他不仅欣赏着眼前的美景,还陶醉其中,仿佛已经忘记了自己是个凡人。这种境界可以用“岂如”来形容,表示诗人对于自己的这种境界感到无比自豪和满足。
最后一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它通过对比的方式,突出了茅屋在诗人心目中的特殊地位。诗人用七弦琴这一意象来形象化地表达他对音乐的热爱和追求。而茅屋正是他弹奏乐器的地方,这不禁让人联想到诗人在这里弹奏七弦琴时的情景。同时,诗人还通过扫榻焚香抚七弦的行为来表达他对音乐的喜爱和追求。这种行为既体现了他的高雅品位,也展现了他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