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从萧峡溯桐江,隔岸青山拥客艭。
何处水亭沽酒幔,谁家云树读书窗。

注释:

富溪山水图:指《富春山居图》。

其一:第一首诗。

溯(suī):逆流而上,这里指逆流而上至桐江,也就是上游。

隔岸青山拥客艭(fú):隔着江岸的青山环绕着小舟。

艭(fú):古代一种轻便的小船。

沽(gū)酒幔:买酒时用布做的帘子遮挡酒气。

谁家云树读书窗:哪户人家的树木在天空中排列成书卷的形状。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在杭州任职期间写的一首题画诗。诗人通过对《富春山居图》这幅画的描绘,表达了他游历山水、寄情自然的情怀。

首句“曾从萧峡溯桐江”,诗人回忆自己曾经顺流而下,逆行而上至桐江的经历。这里的“溯”字,既表明了他当时的心境,也暗示了他对这次旅行的回忆。

次句“隔岸青山拥客艭”,则进一步描绘了他在画中看到的情景。诗人站在船上,远远望去,对面山上的青山如同拥抱着他的小船,使他感到十分亲切。这里的“拥客艭”形象地描绘了山水之间的亲密关系,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后两句“何处水亭沽酒幔,谁家云树读书窗”,则是对画中场景的具体描绘。诗人想象中的画中人应该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饮酒、读书的文人雅士。他们可能是在水边的亭子里,也可能是在树荫下,或者是在窗前读书。这样的环境使得他们的生活显得宁静而美好。

整首诗通过对画中场景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