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望三吴有所思,羡渠淞上拥皋比。
故乡一片山林趣,写寄高斋慰别离。
注释:向南望去,思念着三吴(今江苏浙江一带)的景色。羡慕你那淞江上游的风光,拥佑着皋比。故乡的一片山林情趣,写寄高斋以安慰离别的心情。
赏析:此诗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怀念之情,以及对友人的深深思念之情。诗中通过对家乡山水、竹林、石景等自然景象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之情。同时,诗中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和祝福,希望友人在远离家乡的地方也能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
南望三吴有所思,羡渠淞上拥皋比。
故乡一片山林趣,写寄高斋慰别离。
注释:向南望去,思念着三吴(今江苏浙江一带)的景色。羡慕你那淞江上游的风光,拥佑着皋比。故乡的一片山林情趣,写寄高斋以安慰离别的心情。
赏析:此诗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怀念之情,以及对友人的深深思念之情。诗中通过对家乡山水、竹林、石景等自然景象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之情。同时,诗中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和祝福,希望友人在远离家乡的地方也能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
【注释】 1.过武城县:路过武城县。武城,今山东省夏津县。在黄河之南,为鲁西平原的一部分,地势低洼,多湖泊沼泽地带,农业不发达。 2.河上皆民舍:河滩上布满了民舍,即水边有众多人家。 3.波光映苇扉:水中的波光倒映在芦苇门扉上,形容水天一色,景色优美。 4.青裙沽酒过:穿着青色裙子的女子买酒经过此处。这里描绘的是一幅美丽的画面,青裙女子,沽酒而过,充满了生活的韵味和情趣。 5.白发载鲜归
注释: - 草色荫松门:草木的颜色覆盖了松树林的门。 - 青山绿树村:村庄周围都是青山和绿色的树木。 - 种蔬成小圃:在院子里种植蔬菜,形成了一个小型的菜园。 - 饮水必澄源:饮用水必须来自清澈的源头。 - 每究贤人乐:经常探究贤人的欢乐。 - 时同静者论:时常与安静的人讨论。 - 穷通自有分:无论贫富都有自己的道路。 - 非为薄华轩:不是为了装饰华丽的车轿。 赏析:
诗句释义 1 "高居傍城阙,隙地富园林。" 注释:居住在靠近城墙的地方,拥有一块间隙之地来建造花园。 2. "天风下修竹,锵锵韵玉琴。" 注释:在天空的微风中,吹动着修长的竹子,发出清脆的声音像玉琴的弹奏。 3. "浮觞清沼曲,憩石碧梧阴。" 注释:漂浮在清澈的池塘旁,在碧绿的梧桐树下休息。 4. "别有闻佳咏,因之仰素心。" 注释:听到了优美的诗篇,因此仰望自己的纯真心灵。 译文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铁马载雕弓,身轻百战中。 注释: 铁马 - 指装备有铁甲的战马,象征勇猛;雕弓 - 形容武器精良,如雕般精美。这句话描绘了魏将军骑在威武之马上,手持精工制作的弓箭,身轻如燕,在战场上英勇作战的场景。 2. 圣朝初偃武,高爵竟论功。 注释: 圣朝 - 指贤明的朝代,这里特指唐朝;偃武 - 停止战争,这里表示朝廷开始重视文化与修养;高爵 - 指高位,此处指官职或爵位
【注】舒有常:人名,字不详。 永春:地名。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首联写诗人与友人在文明世相遇的幸运,但谁肯甘心作一介草民;二联写友人将去往永春赴任,九月将到闽中;三联写友人将要离开吴门、海津,诗人对友人寄予了深切的厚望;末联写友人当政时一定会像管仲、萧何一样治理好百姓,为百姓造福。全诗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感情。 “幸际文明世,谁甘畎亩民。”幸际:有幸遇到。畎亩民:指平民百姓。此句言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形象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读懂诗歌,通过反复诵读,把握诗歌的意境与情感,体会作者的情感,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和典故等,然后结合注释分析诗人的思想感情。 “家惟经籍富,数世坐丘园”一句中“惟”,只有;“数世”,几个世代,多代;“坐丘园”指在山野间居住,过着隐居的生活。此句的意思是:家中书籍丰富,几代人都在山居闲居。 “善乐承先训,心清味道言”一句中“善乐”,喜好音乐
【注】林塘:山中的池塘,即“林泉”。 金门:《论语》载:“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居其位,谋其政。’”孔子认为君子应当“有耻且格”,因此说:“夫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为政》。 西园:洛阳名胜之一,位于城西。 繁阴:茂密的树荫。 轻浪:细碎的水花,亦指细小的波浪。 玩芳:欣赏芳香,指赏花或品茶等。 坐久:坐着时间较长。 延月:拖延时间,多用以表示对人的挽留,此处指晚归。
【注释】 高巨川:即高骈,唐代诗人。临江:临安,今浙江杭州。 保障:指代作者本人。 耆旧:年老而德高望重的前辈。 令仪:美好的德行。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晚年归隐后的所作,表现了他对家乡的无限眷恋之情。 首联“保障临江曲,荒城已半隳。”意思是说,我的祖辈曾经在临安这个地方建立过功业,可是如今只剩下一些破败的城墙了。这里用“保障”指代自己的家世和家族,“临江曲”指的是临安一带
【注释】 高邮:地名,在今江苏省。 四顾:四面环视。 苍茫极远天:形容视野开阔,天地相接,无边无际。 水云涵郡郭:指水面上飘荡的水雾和云彩映衬着高邮的城郭。 粳稻被湖田:指湖田中长满了粳稻。 草舍津头市,菱歌柳外船:指渡口边有卖草屋的商贩,湖边有唱着菱歌划着船的歌女。 羁愁念前路,非为别离牵:因旅途劳顿而感到忧愁,并不是因为离别而牵挂。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离开家乡到外地去时所见所感
这首诗是诗人观海而创作的,作为临海令的作品。 第一句“作县临东海”,描述的是诗人所在的地理位置和环境。 第二句“当年眺览中”,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美好时光的回忆。 第三句“水云连浩渺,心境合昭融”,描绘了诗人在海边的所见所感,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和谐。 第四句“已惬观澜趣,还思作楫功”,反映了诗人对海洋的热爱和对治理海洋的愿望。 最后一句“有才终利涉,非比望洋同”
注释: 五月八日史馆困睡梦侍献陵顾问虏事觉而感赋:在五月的八日,我在史馆(指翰林院)中睡觉,梦见自己侍奉唐肃宗(即献陵)顾问关于外敌入侵的事情。醒来后,感到心情怅惘而赋诗。 至德仁心在万方,一思往事一情伤:我的至德之仁之心遍布于天下每一个角落,每当我想起过去的事情时,就不免伤心落泪。 自从龙驾归仙后,云净天高望渺茫:自从唐肃宗逝世后,我就离开了朝廷,回到了家乡。现在天空晴朗,云彩散去
【注释】 永乐:明代年号。殿元:状元。胪传:科举考试后,皇帝宣读录取名单。金銮:皇帝的御座。五云:祥瑞之气。蓬莱阁:传说中的海上仙山名。沾:沾恩。圣:指皇帝。 【赏析】 这首送别诗,是作者为邢侍讲归无为(今属安徽)时所作。邢侍讲在永乐元年中状元及第。作者写此诗时,正是永乐初年,当时作者正任翰林院修撰,邢侍讲来京城参加会试,作者作此诗送行。首联写邢侍讲中状元后,受到皇帝赏识的情景
【注释】 苍玉:指梅花。同官:指同朝为官。缱绻情:依依惜别之意。乡人:指邢侍讲的故乡人。南斗星:即织女星,传说中织女七夕渡河相会牛郎,后用来代称夫妻离散。文:北斗七星中的一颗星名,又名天枢。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送邢侍讲归无为所作。诗中表达了对邢侍讲的深厚情谊和对他的美好祝愿。 首句“一枝苍玉赠卿行”,以梅花比喻邢侍讲,意在表达自己对其深深的敬意和厚意。梅花象征着坚强、纯洁和高洁的品质
【注释】 ①文范远孙:指文范的儿子。同里闬(hàn),同里,今属江苏省苏州市吴县,古时称同里为“里闬”。 ②司训:官名,主管学校事务。陈仲仁,人名。 ③洋洋蔼诵弦:形容文才高超的人,才华横溢的样子。洋洋,众多的样子;蔼,温润的样子。 【赏析】 此诗为诗人在都门送别陈仲仁后所写。诗人以“题枯木竹石”为题,表达了对陈仲仁的思念之情。全诗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清雅脱俗,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元夕观灯诗 其十 大明统一御乾坤,雨露生成总帝恩。 宣德年年调玉烛,华夷长戴圣皇尊。 【注释】: 1. 大明:指明朝或大明王朝。 2. 御:帝王统治。 3. 乾坤:天地宇宙。 4. 总帝恩:皇帝的恩泽普照。 5. 宣德年年:指宣德年间每年。 6. 玉烛:比喻国家政治清明稳定,如玉般洁白明亮。 7. 华夷:古代称中原汉族以外各族为“华”, 周边民族为“夷”。 8. 圣皇尊:对神圣皇权的尊敬。
【注释】 1. 仙桃:指长寿不老的桃子。2. 进御筵:进献到皇帝的宴会上。3. 华缸:盛酒的铜缸。4. 春蔼:形容春意盎然,和煦如春风。5. 圣皇一念:指圣明的君主。6. 同民乐:使百姓快乐。7. 九域:全国。8. 欢谣彻九天:欢声笑语传遍整个天空。 【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元宵节的诗。全诗通过描绘皇宫灯会的繁华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安定繁荣的祝愿。 首句“千岁仙桃进御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