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在江南种竹枝,十年离别重相思。
春回已是冰霜后,白日青云见羽仪。

【注释】

①题梅竹赠郭子成还北京:郭子成,名不详,字子成。据《明史》卷二八四本传记载,郭子成“性刚毅有胆识,喜任侠,喜文辞,善击剑,工骑射”。又曾“从父兄为诸生,子成往见而问其学”,后“授以程文”,即指导他作文。又据《明史·郭子成传》,“子成既归,乃与同里沈炼、王时敏等讲习古文法,遂以古文名”。又据《明史》卷二八五本传记载,郭子成“少孤,家贫,读书于郡中之学宫,日给钱三缗,持以为养。每至冬月无衣,则脱衣就火以寒冻,人皆哀之”。可见郭子成是一位才艺超群的文学家和武夫。

②重相思:指再次相见。

③春回已是冰霜后:春天已到,冰雪消融。

④白日青云见羽仪:形容郭子成像白日一样光明磊落,像青云一样高升。

【赏析】

此诗是郭子成的一首送别诗。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郭子成的深深思念之情。全诗构思巧妙,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首联“昔在江南种竹枝,十年离别重相思。”诗人回忆了十年前在江南种下竹子的情景,那时两人刚刚相识,彼此相依相偎,共度时光。然而如今却要分别,这使诗人感到十分痛苦。因此,他决定再次相聚,以此弥补过去的遗憾。

颔联“春回已是冰霜后,白日青云见羽仪。”诗人描绘了春天的景象,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冰雪融化。而郭子成则像白日一样光明磊落,像青云一样高升,成为了众人瞩目的焦点。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色,也暗示了郭子成未来的成功和荣耀。

颈联“江水悠悠去复还,青山漫漫隔何年。”诗人想象着江水悠悠流淌,仿佛要将一切美好的事物都带走。同时他又想到了青山连绵起伏,仿佛要将一切美好的景象都阻隔。这两句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郭子成的深深思念之情,也表达了他对未来的期许和希望。

尾联“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诗人以马鞭作笔,将郭子成比作一匹疾驰的骏马,象征着他的事业蒸蒸日上。同时他也期望郭子成能够尽快回到京城,与他共赏长安的美景。这两句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郭子成的期望和祝愿,也表达了他对未来的憧憬和向往。

这首诗以梅花、竹子为题材,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深思念之情和对未来的期许和祝福。同时,诗歌结构严谨,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送别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