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上昔投闲,长忆君家玉树间。
酒散凉亭红日晚,石台临水看青山。
诗句释义:
- 桃花源上昔投闲:“桃花源”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一个著名的地名,常常被用来形容理想化的乌托邦或世外桃源。“投闲”意味着远离尘嚣,寻求一种宁静的生活。这句话表达的是诗人曾经向往并最终实现了这种生活方式,位于桃花源的某个地方。
- 长忆君家玉树间:这里的“玉树”通常用来形容男性英俊或女性美丽,而“玉树间”则暗示了这个地方的美丽和高贵,可能是一种自然景观或者人造建筑。诗人在这个地方生活,常常怀念起那里的人和事。
- 酒散凉亭红日晚:”酒散”表示宴会结束,人们离开;”凉亭”是宴会结束后休息的地方;”红日”指的是夕阳,”晚”字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夜晚的降临。这句诗描绘了一个宴会后的场景,人们在凉爽的亭子里散去,夕阳西下,天边渐渐染上了红霞。
- 石台临水看青山:在这里,“石台”可能是一个观赏点或者观景点,“临水”表明位置靠近水体,“青山”则是远处连绵不断的绿色山峦。这句诗表达了诗人站在石台上,面向水面,远眺那连绵不断的青山。
译文:
桃花源里我过去常寻幽静之所,常常思念你家中那些美丽的人。
宴会结束后,我们在凉亭中散去,夕阳映红了天空,时间不知不觉到了傍晚,水边的石台上我们欣赏着远处的青山。
注释:
“桃花源”:古代传说中的理想化的地方,一般指代避世隐居的地方。
“投闲”:远离世俗纷扰,寻求宁静的生活。
“玉树间”:形容地方的美好与高贵,比喻人或事物的卓越品质。
“凉亭”:供人休息或聚会的设施,常见于园林、庭院等处。
“红日晚”:描绘天色渐晚,夕阳西下的美景。
“石台”:一种高耸的台地,常用于观景或祭祀。
“临水”:靠近水体,可能有观景或休憩之意。
“青山”:描述远处山峦的青翠颜色。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诗人过去与现在的生活状态,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深深怀念。首句通过“桃花源”这个意象,引入了一种理想化的、远离尘嚣的生活场景,为后文的怀念打下了基础。次句“长忆君家玉树间”直接表达了诗人对那个地点(可能是他的理想居所)的深情回忆,这里的“玉树”不仅指代了那个地方的美丽,也暗示了诗人本人的高贵品质。第三句“酒散凉亭红日晚”描绘了宴会结束时的景象,夕阳西下,凉亭中的人群逐渐散去,增添了一份离别的愁绪。最后一句“石台临水看青山”则是诗人站在高处,面对远方的青山,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过去的留恋。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情感真挚深沉,是一首表现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怀念之情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