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庙沈沈接泰坛,十年斋洁领祠官。
奏章屡上红云殿,赐服曾无白玉冠。
常有道心如镜净,由来公署带冰寒。
新承天上丝纶宠,归及番昜父老看。

【注释】

清庙:指太庙。沈沈:深重、深远的意思。泰坛:太皇,皇帝的别称。十年斋洁领祠官:说自任祠官以来,已有十年。斋洁:清洁。领祠官:主持祭祀之事。奏章:向朝廷上书。红云殿:即玉堂,是翰林学士院的代称。赐服:皇上赐予的衣物。白玉冠:古代皇帝的冠冕。常有道心如镜净,由来公署带冰寒:常保持清明的道心像明镜一样清净,从来公署中都带着冰的严寒。新承天上丝纶宠:新接受天大的恩宠。丝纶:皇帝的恩诏。番阳:今属江西。父老看:让父老乡亲看。

【赏析】

袁止安在元至大四年(1309年)任太常寺卿,至大六年又升为太常寺卿兼国子祭酒。他任上曾三次上疏言事,其中《论时政三》一文,对当时的弊政有较深刻的揭露,因而得到朝廷的重视,被擢升为集贤大学士。本诗即是作者任上受诰后,返回余干时作。

首联写诗人在担任太常寺卿期间,以斋洁之身,主持祭祀大礼。“十年斋洁”,表明其任此职之久。“泰坛”是太皇,皇帝的别称。“清庙”与“泰坛”相衬,说明其位崇高。“斋洁”则表现了其任此职之勤恳。

颔联从正面写自己的职责:“奏章屡上红云殿。”红云殿是翰林学士院的代称,故称“奏章”。“屡上”表明自己勤于进谏。“赐服曾无白玉冠”则是说自己虽然被皇上多次赐给御用服饰,却未被授给白玉冠,这是讽刺当权的宦官和权臣们专横跋扈,排斥正直的官员。

颈联进一步写自己的清白廉洁:“常有道心如镜净”,“常有道心”,即常保持清明的道心;“如镜净”表明其清廉。“由来公署带冰寒”,表明其刚正不阿。“公署带冰寒”比喻公署中人如冰,而自己则是热火朝天的一团正气。这两句是说,由于自己的清廉和刚直,所以使公署中也显得冷寂、清白。

尾联写自己受到皇上的信任和重用后回到家乡。这里既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父老乡亲的关心之情,也表达了自己对朝廷重用自己的感激之情。

此诗通过描绘自己任上的职责、态度及回乡的心情,表达了作者对朝廷的忠诚和对百姓的关爱。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面及其腐败现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