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在临川郡,行春皂盖荣。
桑麻千里绿,弦诵万家声。
意澹终辞禄,才高岂尚名。
至今城下水,人比使君清。

潘太守挽诗其一

【注释】临川郡:古地名,在今江西省。行春:出巡,视察。皂盖荣:用黑纱裹着的车子,表示尊贵。桑麻:泛指农事。绿:生长茂盛的样子。弦诵(shēnzòng):指读书人。才高岂尚名:才高之人何必追求名声呢?城下水:指城河之水。比:类比。清:清廉

【赏析】

诗人在潘岳挽诗中以潘岳自况,表达了自己的心迹和志趣。

首联:“昔在临川郡,行春皂盖荣。”这一句回忆了诗人当年在临川郡做官,那时他乘坐着用黑纱蒙面的车子,出行视察,风光旖旎,荣耀一时。

颔联:“桑麻千里绿,弦诵万家声。”这一联描绘出一幅美丽的田园景象。桑麻遍布,千里沃野;读书声此起彼伏,万家争鸣,展现了一派繁荣富强的景象。

颈联:“意澹终辞禄,才高岂尚名?”诗人表达了自己淡泊名利、不慕富贵的思想。他不愿意因为拥有高才能而追求功名利禄,而是选择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生活。

尾联:“至今城下水,人比使君清。”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家乡人民的深厚情感。如今,家乡的河水清澈如镜,人们的品德也像使君一样高洁。诗人希望人们能够效仿他的高尚品质,共同维护家乡的美好环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