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骥驰九衢,骥驶影反迟。
如何岁月徂,有骥莫能追。
曰余结发来,意广心无涯。
下言砥媚学,上言匡危时。
鼎鼎三十年,不慕轻与肥。
所以濩落久,亦无老大悲。
我如主人留,岁如行客辞。
愿同松柏坚,庶免蒲柳衰。
【解析】
此诗的大意是:骏马奔驰在大道上,却反被自己的影子拖累。时光如箭,岁月匆匆,即使有良驹也难以追赶。我自幼立志报国,志气高远无边无涯;下面说要砥砺学习,上面说要匡扶危时。我三十年如一日,不追求功名利禄。所以我虽然潦倒,也没有老大之悲。我就像主人一样留在这里,岁暮则像行客一样辞官还乡。愿与松柏同生,以免像蒲柳那样易衰。
【点评】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主要内容,然后根据题目要求进行赏析。
(1)
“六骥驰九衢”,“驰”字写出了“骥”的气势和神采,突出“骥”之快。“九衢”指京城大街,写出了“骥”奔跑的速度。“影反迟”,意思是说“骥”跑得快是因为其影子走得慢,衬托出“骥”的迅疾。
(2)
“如何岁月徂,有骥莫能追。”两句的意思是说:“岁月如此匆匆流逝,即使有了千里马也追不上啊!”这里诗人借物抒情,表现了时光流逝不能挽留,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
(3)
“曰余结发来,意广心无涯。”“结发”,指成年后束发为髻以示成人,即开始成家立业的年龄。这里诗人说自己从少年时代立志报国,胸怀壮志,没有止境。“意广心无涯”,意思是说胸怀壮志,没有止境。
(4)
“下言砥媚学,上言匡危时。”两句的意思是说:我从小立志要磨砺自己的品德,努力学习,向上要匡扶危乱的时世。这两句是说,他年轻时就注重学习,以期报效国家。同时他也想通过学习提高自我修养,以便更好地匡正时政,挽救危机。
(5)
“鼎鼎三十载,不慕轻与肥。”“鼎鼎三十载”,“鼎”是古代的一种盛物的器物,这里比喻地位或声名。“三十载”,指三十年。诗人用“鼎鼎三十载”来表明自己长期致力于事业,而不追求名利。“不慕轻与肥”,意思是说不贪图名利地位。
(6)
“所以濩落久,亦无老大悲。”意思是说因为一直坚持自己的志向,所以虽然一生潦倒,也没有什么可悲哀的。诗人认为人生的价值在于追求和奉献,而不是个人得失,所以即便生活潦倒,也没有悲伤。
(7)
“我如主人留,岁如行客辞。”“主人”指朝廷。“行客”指诗人自己。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我就像留在京城做官的人一样,每年岁末都要辞去。这里的“我如主人留”,指的是诗人长期在朝中为官,每年岁末都要辞官回乡,而不像那些外放官员那样一年一度地回京任职。
(8)
“愿同松柏坚,庶免蒲柳衰。”“松柏”“蒲柳”都是树木,这里用以比喻人的品质。意思是说我希望像松、柏那样坚贞不屈,免得像那些衰老的蒲柳那样枯萎衰败。这里的“松柏”指诗人自己以及志同道合的朋友,而“蒲柳”是指那些意志消沉、不求上进的人。
【赏析】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对仕途坎坷及年华老去的感慨。首联写骏马驰骋于京师大道的情景,借以烘托自己虽身处朝廷但心系天下,抱负远大。颔联写光阴荏苒,自己虽志气豪迈却无法改变年华老去的事实。颈联写自己早年立下志愿,志向远大,不愿碌碌无为地度过一生。尾联写自己希望像松柏一样坚强不屈,不要像蒲柳一样衰老枯萎。
全诗结构严谨,脉络清晰,表达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而又壮志难酬的复杂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