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高饥鸟啭,谷静疏钟度。
梵宇压孱颜,欲上仍倚树。
山僧拙逢迎,恶草为客具。
佛日诚可贪,奈为春色误。
【注释】
日高:太阳升高,天气渐暖。
饥鸟啭:饥饿的鸟儿叫声。
梵宇:佛教寺庙,梵文音译为“巴”或“梵”。
孱颜:指山寺的残破貌。
恶草:杂草,这里指野草。
春色:春天的气息,这里指春天景色。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在西山看梅花时,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诗。首句写景:“日高饥鸟啭,谷静疏钟度”,描绘了西山早晨的宁静和幽美,鸟啭声和钟声相互呼应,构成了一幅优美的画面。接下来两句写寺院:“梵宇压孱颜,欲上仍倚树”,诗人登上西山,看到寺院的残破貌,不禁感叹道:“欲上仍倚树”,表现出了诗人对寺院的同情之情。最后两句写僧人:“山僧拙逢迎,恶草为客具”,诗人发现山中的僧人不善于奉迎客人,而是用野草作为招待客人的工具,进一步突出了西山景色的美好。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