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成洪上筑,都弃汉阴机。
拂席山皆响,开厨画欲飞。
玉蕤缨箬笠,金碗醉渔矶。
比较墙东老,人今遁更肥。

已完成洪上筑,都弃汉阴机。

拂席山皆响,开厨画欲飞。

玉蕤缨箬笠,金碗醉渔矶。

比较墙东老,人今遁更肥。

诗句注释

  • 已成洪上筑:形容已经建成的宏伟建筑。
  • 都弃汉阴机:放弃原本的策略或方法。
  • 拂席山皆响:形容声音之大,仿佛连山上的草木都被震动了。
  • 开厨画欲飞:比喻菜肴丰盛到让人想象中的画面都仿佛要飞起一样。
  • 玉蕤缨箬笠:用玉制的簪子和竹制的斗笠作为装饰。
  • 金碗醉渔矶:使用珍贵的金色碗具庆祝捕鱼成功。
  • 比较墙东老:与墙东的老渔夫比较。
  • 人今遁更肥:现在的人因为过度享受而变得更加肥胖。

译文与赏析

黄淳耀的这首诗《寿王烟客太常五十·其二》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和对当前社会现象的批评。诗中通过对比过去的简朴和现在的奢华,反映了社会风气的变化。诗人以“已成洪上筑”来指代过去人们艰苦朴素的生活方式,“都弃汉阴机”则暗示现在许多人放弃了传统的策略和智慧。

诗中的“拂席山皆响,开厨画欲飞”描绘了宴会上食物丰盛至极的景象,如同山间回响一般,画面生动,令人向往。“玉蕤缨箬笠,金碗醉渔矶”则展示了一种超越物质的富贵生活,用精美的饰品和珍贵的餐具来形容,显示了诗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不满和讽刺。

最后一句“比较墙东老,人今遁更肥”,诗人以比较的方式指出,与过去相比,现代人因过度追求享受而变得过于肥胖,反映出诗人对当代社会的忧虑和批评。整首诗既展现了诗人的个人感慨,也反映了他对时代变化的深刻思考和批判态度。

历史与文化意义

这首诗不仅体现了明代文人对历史变迁的敏感反应,还折射出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个人心态。在明朝中后期,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变革,从严格的儒家规范向更加开放和世俗化的方向发展。这首诗反映了这一转变对个人生活和社会价值观的影响,提醒人们反思当下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结语

黄淳耀的这首诗不仅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远的思考吸引了读者,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和思考历史的窗口。它让我们反思现代生活的繁华背后的真实价值,以及如何在保持传统美德的同时适应时代的变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