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谢银黄绾,振衣千仞冈。
锦函题处湿,紫蜡赐来香。
云里龙光远,日边凤羽长。
金绯知自适,不复论行藏。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白。
以下是对每句的逐句释义:
- 一谢银黄绾,振衣千仞冈。
- “一谢”表示感谢。
- “银黄”指的是银色的绶带。
- “绾”是古代的一种头饰,用丝线或玉器编成,下垂至腰际。
- “振衣千仞冈”意指抖开衣服,站在高处。
- “万丈”,形容山高。
- 锦函题处湿,紫蜡赐来香。
- “锦函”是古代官员的公文袋,用锦缎制成。
- “题处”指的是在公文袋上书写的地方。
- “紫蜡”是一种香料,常用来装饰书信或公文。
- “赐来香”意味着这些香料是从皇帝那里获得的。
- 云里龙光远,日边凤羽长。
- “云里龙”和“日边凤”都是古代神话中的神兽,这里用来比喻高官显贵的地位和威严。
- “龙光”和“凤羽”分别指的是龙和凤的光辉和羽毛,象征着高贵和荣耀。
- 金绯知自适,不复论行藏。
- “金绯”是一种古代的服装颜色,这里可能指的是高级官员的服饰。
- “知自适”意为知道如何适应自己的位置和职责。
- “不复论行藏”意味着不再谈论自己的进退得失,表现出一种超然的心态。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高官显贵生活细节的描写,展现了他们的权力地位以及内心的宁静与超脱。诗句中“银黄绾”、“锦函题处湿”、“紫蜡赐来香”等词语描绘了他们的尊贵生活,而“云里龙光远”、“日边凤羽长”则展示了他们崇高的地位和威严。最后两句“金绯知自适,不复论行藏”表达了他们对权力和地位的淡然态度,以及他们内心的宁静与超然。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语言和生动的描绘,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既有权势又内心平和的高官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