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鸾者何,脩远之子。
介耻攀龙,贫资畜豕。
仰颂逸民,庶追芳趾。
贞配孟光,骨埋吴土。

高士颂·其六十八·梁鸿伯鸾者何,脩远之子。

介耻攀龙,贫资畜豕。

仰颂逸民,庶追芳趾。

贞配孟光,骨埋吴土。

注释:

  • 伯鸾者何:伯鸾指的是伯牙,即俞伯牙,是春秋时期著名的琴师。
  • 脩远之子:脩远,即修远,是春秋时期的一位贤人。
  • 介耻攀龙:介,这里指“以”的意思。耻,表示羞耻。攀龙,比喻追求权力和地位。
  • 贫资畜豕:资,资金;畜,饲养。豕,猪。
  • 仰颂逸民:仰,敬仰;颂,赞美;逸民,指不拘于常规、超脱世俗的人。
  • 贞配孟光:贞,忠诚;孟光,孟光为东汉著名贤女,与梁鸿夫妻和睦,被赞为“贞妇”。
  • 骨埋吴土:骨,遗骸;埋,埋葬;吴土,吴地,此处指古时的吴国地区。

赏析:
《高士颂·其六十八·梁鸿》,明代黄省曾所作,诗中通过描述伯牙(伯鸾)的事迹,赞扬了那些不追逐名利、坚守本心的高士们。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高洁人格的追求,还表达了对古代贤人的崇敬之情。在封建社会里,这样的思想尤为难能可贵。通过此诗,我们得以窥见古代文人的道德情操和精神世界,也让我们思考如何在现代社会中继承和发扬这种精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