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薪炎暑,吴有一翁。
粗絺弗御,冒彼蒙茸。
季札相逅,遗拾不从。
姓名终閟,空仰高风。
高士颂九十一首 其十一 披裘公
负薪炎暑,吴有一翁。
粗絺弗御,冒彼蒙茸。
季札相逅,遗拾不从。
姓名终閟,空仰高风。
注释:披裘公是春秋时期吴国的隐士。在酷热的夏季里砍柴,却穿着薄皮衣,冒着浓荫,不顾蚊蝇。季札曾与他相遇,他捡到遗失的东西却不接受,姓名最终被埋没,但他的高洁品格和崇高节操让人仰慕。
负薪炎暑,吴有一翁。
粗絺弗御,冒彼蒙茸。
季札相逅,遗拾不从。
姓名终閟,空仰高风。
高士颂九十一首 其十一 披裘公
负薪炎暑,吴有一翁。
粗絺弗御,冒彼蒙茸。
季札相逅,遗拾不从。
姓名终閟,空仰高风。
注释:披裘公是春秋时期吴国的隐士。在酷热的夏季里砍柴,却穿着薄皮衣,冒着浓荫,不顾蚊蝇。季札曾与他相遇,他捡到遗失的东西却不接受,姓名最终被埋没,但他的高洁品格和崇高节操让人仰慕。
【注释】: 1. 刹(shà) 讨三禅胜:在佛教中,禅宗的修行方法有顿、渐之分,顿者直指心性。“刹”是梵文音译,即刹那,指一刹那之间。三禅是指“定”、“慧”、“解脱”。胜,指超越。 2. 心含万有轻:佛家说,一切众生皆具佛性,但因妄想执着而不得解脱。心含有意无意之念。万有,指万法,即万法皆空。 3. 法云神辔逸:佛教中有说法,菩萨乘云而行,称为法云。神辔,比喻菩萨乘着如云的神驾。逸,超脱。 4.
这首诗的意境深远,描绘了诗人与明慧上人一起探讨佛法的场景。下面是诗句的解释和赏析。 1. 妙境践幽嘉,纡襟共演车: - 解释:在深奥的境界中,我们一同行走,像是在一辆华丽的车上行进。这里的“幽嘉”可能指的是佛教中的寂静之地,而“纡襟”则形容宽松的衣襟,暗示着从容不迫的态度。 - 赏析:这句诗通过比喻,将诗人和明慧上人在佛法中的修行比作一场华丽的旅程。他们共同探索深奥的境界,展现出一种从容
【注释】 皇宇:皇宫。戒金方:指太阳初升时,在东方的方位上。崇云:高高的云层。眺路:遥望。名花:美丽的花朵(此处借指佳人)。艳:美丽。芳草:长满青草的地方。度车:指从车前经过的地方。缥酒:一种酒。王孙:贵族子弟。游子:流浪在外的人。诸天:指天空中所有的星星。晃朗:明亮的样子。奏春觞:演奏春天的酒。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宴游情景的诗,诗人以“西山”为背景,描绘了宴席上热闹
【注释】 张仪部觞:张仪为战国时著名纵横家,善于辞令。朝天宫:指皇宫。西道院:西面的寺院。 绿殿枕丹丘(yín chuān):绿色的殿堂坐落在丹丘上。绿殿,绿色殿宇。丹丘,山名,这里指代山峰。 珠台:美玉制成的台阶或台阶。这里指宫殿的台阶。启宴游:开启宴会之游赏。 雨飞仙观午(mǔ):天空中的云像雨一般飞落下来,落在仙观的正午,即中午时分。雨,名词作动词用。 云入冶城秋(yě chéng)
诗句原文: 言访弥天秀,秋过兜率宫。 泄云留片白,西日抱斜红。 香室虚猊座,林檐戛翠风。 白头江榻影,何处倚支公。 注释: - 言访弥天秀:表达对东丘上人的仰慕之情,希望与对方一见如故。 - 秋过兜率宫:暗示秋天的凉爽气息,也表达了作者对秋天景色的喜爱。 - 泄云留片白:形容天空中的云彩飘散,留下一片白色的痕迹。 - 西日抱斜红:描述夕阳西下的景象,夕阳的余晖洒在天际,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 -
【注释】 白发:指年老的发丝。鬓:指两鬓。鬓以从衰白,年华荏苒过:意思是说人到了老年,头发变白了,岁月流逝。 旧知愁畔长,今信客中多:意思是说以前在家乡时总是为忧愁而烦恼,如今在旅途中又常常为客居他乡而忧伤。 青镜翻销绿,芳春不上和:意思是说年岁已高,再也不能像年轻时那样,梳妆打扮,美艳动人了。 唯馀壮心在,看剑意如何:意思是说尽管年纪大了,但心中依然有一股豪情,想要重新拿上佩剑,去为国家效力。
宝光寺同门生辈一首(节选) 草暗芳阶色,风回绮树光。五霞薰席暑,一雨荐杯凉。 酒意添山老,云心切向长。吾徒有朱凤,竹下任留将。 注释: - 草暗芳阶色:形容庭院里草木葱郁,芳草覆盖着台阶。 - 风回绮树光:风吹过繁茂的树木,树叶摇曳发出光芒。 - 五霞薰席暑:五种颜色的霞光映照在席子上,带来夏日的凉爽。 - 一雨荐杯凉:一场雨过后,杯中的酒变得清凉。 - 酒意添山老
洗公方丈一首 双树开香域,诸空涌梵霞。 上贤谈有麈,高衲演成车。 法里无人我,门中绝悟遮。 道安欣与对,羲日近河沙。 注释: 1. 双树开香域:双树指的是菩提树,是佛教中代表智慧和觉悟的象征;香域则是指净土,即佛土,代表着清净和宁静。 2. 诸空涌梵霞:诸空指的是佛教中的“空”的概念,梵霞则是指佛教中的“色”的概念,两者都是佛教的基本观念。 3. 上贤谈有麈:上贤指的是修行者或智者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古诗,描述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下面是逐句的释义和翻译: 1. 松峤骖鸾地,青山集翠堂。 - 松峤:指的是山中云雾缭绕的景象,如诗中所言“松”和“峤”都是山的象征。 - 骖鸾:古代传说中鸾鸟可以载人飞行,这里形容山中的景色如同鸾鸟一般美丽。 - 青山集翠堂:指青山环绕,绿树丛中建有一座翠绿的堂子。 译文:山中的云雾如同鸾鸟般飘渺,青山环顾着翠绿的堂子。 2. 馔从霞户出
【诗句释义及译文】 夏日登吴王宫东道院一首 吴国馀台古,千年迹未磨。 烟华增柳润,云物助峰多。 贳酒登临举,邀琴啸傲过。 王墟芳草遍,长息览山河。 【注释】 1. 吴国馀台古:指的是吴国的旧台,历史悠久。 2. 千年迹未磨:表示这座旧台经历了很长时间的风风雨雨,但仍然保留着古老的痕迹。 3. 烟华增柳润:烟雾增加了柳树的美丽,使它们更加滋润。 4. 云物助峰多
注释: 丈人遗俗,鼓枻江隈。 楚胥求济,夜乱芦漪。 笑辞星剑,意进鲍鱼。 匆匆诫别,何用名为。 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高士的诗。高士是古代中国一种理想的隐退人物,他们超脱世俗,不与世俗争名夺利,生活清贫却精神充实。诗中描述的高士,生活在江边,过着简朴的生活,不追求名利,只求内心的安宁和平静。他们喜欢在江边钓鱼、划船,享受着江上的宁静和美丽。这首诗以“江上丈人”为题,表达了对这种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注释】稷:即伯夷,传说中商末孤竹君的长子。 【赏析】此诗是颂扬伯夷的。小臣稷是伯夷的后人,所以诗人称他为“微尔齐氓”,意思是说稷虽出身于齐族,却有高尚的节操,不与齐人同流合污。“巍崖独拔,苦节自贞。君軿数过,聊得瞻迎”两句写稷的品格。巍峨的山峰高耸入云,而稷能独拔众峰而居,这正说明他有坚贞不屈、卓而不群的气节。“君軿数过,聊得瞻迎”二句说君王几次经过这里,都只是远远地望了望
【注释】:弦高(人名):春秋时郑国良大夫,为智伯所逼,退守西城。 托迹迁贾:寄身于迁贾氏门下。 穆扬:秦国的国君秦穆公。 周:指晋国。 矫命犒师:假传君命犒赏军队。 阴:暗中。 纾国祸:解除国家的危难。 辞赏:不接受赏赐。 居夷:在边远地区。 弗顾:不顾忌。 赏析:此诗是《高士颂》中的第14篇,赞颂了一位名为弦高的贤者。他是一位有远见卓识、忠心耿耿的人。 诗的前两句写弦高与秦国的关系
【注释】 蒲衣子:指高士。 妙纪:精妙的记叙。 德与天侔(móu):德行与天上的神明相比齐。 大舜(sù)虚襟:大舜胸怀坦荡,没有私心。 模范是求:以榜样为追求的目标。 发评虞泰(tài):发表评议说虞泰。 致一马牛:把一头牛和一匹马送给他。 扰劳民宰:扰乱了百姓的官吏。 胡可缨留:怎么能让他留下。 【赏析】 此诗赞美了一位品德高尚的高士。全诗从赞扬他的德行、学识、修养、操守等方面着笔
【注释】 虞皇:指尧。尧帝曾御宇天下,虚心请教有德的禅者。石户之农:指隐居山林的隐士。至人:指得道之人,仙人。天位:指天子。以干:指辅佐天子,治理百姓。沧溟:指广阔的海洋。清踪:指隐者的清高节操。莫写:无法描写。 【赏析】 本诗是一首颂诗。歌颂的是那些在朝野之间隐居的人,这些人是隐士、仙翁、高士等。他们都是得道之人,不问世事,远离尘嚣,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这首诗通过歌颂他们
【注释】: 壤(rǎng)父:指隐者。陶唐氏的后裔,尧时隐居在河南辉县,故名。 皤(pó):白色,这里指头发白色。 愉(yú):快乐的样子。 吐:吐出。 厥(jué):鸟。 朝兴夕憩:早上起来,晚上休息。 虚渴:口渴。 咸充:全部满足。 帝:对帝王的尊称。 醇和:淳厚的风气。 未斲(zhuó):没有受到破坏。 陶哉:安闲自在的心境。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李绅的《高士颂》中的第八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