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父皤发,愉愉壤戏。
吐厥鸣歌,朝兴夕憩。
虚渴咸充,帝焉何利。
醇和未斲,陶哉寓世。

【注释】:

壤(rǎng)父:指隐者。陶唐氏的后裔,尧时隐居在河南辉县,故名。

皤(pó):白色,这里指头发白色。

愉(yú):快乐的样子。

吐:吐出。

厥(jué):鸟。

朝兴夕憩:早上起来,晚上休息。

虚渴:口渴。

咸充:全部满足。

帝:对帝王的尊称。

醇和:淳厚的风气。

未斲(zhuó):没有受到破坏。

陶哉:安闲自在的心境。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李绅的《高士颂》中的第八篇。此诗描写了一位老隐者的恬淡生活,表现了他对尘世名利的超然态度。

首句“壤父”点明人物的身份,这位老隐者名叫壤父,是陶唐氏的后裔,尧时隐居在河南辉县,故名。他年纪已高,白发苍苍,但他却乐呵呵地在田野里游玩。第二句“老父皤发”,描绘了他头发白色、身体肥胖的形象。第三句“愉愉壤戏”则是说他愉快地在田里嬉戏玩耍。第四句“吐厥鸣歌”,说明他在田间劳作时会发出欢快的声音。接着诗人写到他的作息情况:“朝起晚息”,意思是早上起床,晚上休息。第五句“虚渴咸充”,描绘了他非常满足、不感到口渴的情况。最后两句“帝焉何利,醇和未釒”,表明这位老人对于帝王的尊贵地位并不在意,因为他的内心已经达到了淳厚的平和境界,所以并不需要借助于外界的权势来实现自己的愿望。整首诗歌通过描绘壤父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表达了作者对隐士生活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隐逸文化的重视和推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