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师临光诵,条忝凤凰栖。
宁念珍黄屋,聊可营丹溪。
璆琳充文囿,沙砾谁当齐。
弱植陶坟典,遵彼建安蹊。
在欢吐清越,抚伤宣苦悽。
奇调公独鉴,知命庶所迷。
瑶华佩淑贶,鄙情固恓恓。
【解析】
“帝师临光诵”,帝师,对皇帝师傅的尊称。“临光”指皇帝。“光”是皇帝的自称。“条忝凤凰栖”,忝,谦词。凤凰栖息于梧桐树上,比喻有才德的人受到重用,此处指诗人得到朝廷重用。“宁念珍黄屋”,黄屋,皇帝的车驾。“宁”,岂。“宁念”,难道要想念。“宁念”,犹言“难道要”。“珍黄屋”,珍贵帝王车驾。“珍黄屋”即“珍重皇舆”。
【译文】
皇帝老师降临光州诵读,我惭愧地如同凤凰栖息于梧桐树上。难道要想念珍重的皇舆(来宠幸你)?姑且可以营建丹溪(来为你谋个好官位)。琴瑟和鸣充盈文苑,沙石杂砾谁与匹敌。幼小之花凋零在坟典上,遵循着建安之路而前行。欢娱之余吐露心声清亮,抚慰悲伤发出哀伤之声。奇巧的乐曲只有你独自鉴赏,命运如何你大概也感到迷惘。珍贵的玉佩赠给你美好的恩惠,我的卑劣之心实在惶愧不安。
【赏析】
这首诗写于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当时杜甫流寓夔州,严武镇守成都,杜甫因遇赦获释得以北归时作此诗。全诗四联皆对仗工整,音韵和谐,风格清新明快。首联起得高远,二联承得自然,三联承得婉转,尾联收得含蓄。中间两联对偶尤为工致,如第一联的“帝师临光诵,条忝凤凰栖”,第二联的“宁念珍黄屋,聊可营丹溪”,都运用了典故。
开头两句,“帝师临光诵,条忝凤凰栖”,以皇帝的老师光临为荣,自比凤凰栖息梧桐树一样有才德的人受皇帝重用。这是全诗的第一句。“帝师”是指皇帝的老师。光州就是现在的河南潢川,这里代指朝廷。“临光”,指皇帝来到光州。“帝师”就是皇帝的老师或师傅。“临光诵”,是说皇帝来到光州诵读经书。“条忝”,是谦词,表示自己惭愧。“凤凰栖”,凤凰栖息梧桐树,比喻有才德的人得到朝廷重用。《诗经•大雅·卷阿》云:“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楚辞•九叹•惜贤》云:“鸾皇孔群兮,羽毛翼翼,不能复居兮,乃别夫方外!”这两句话都是说:凤凰栖息于梧桐树上,比喻有才德的人得到朝廷重用;难道要想念珍重皇舆来宠幸你?
第二联“宁念珍黄屋,聊可营丹溪”,意思是说,难道要想念珍重的皇舆来宠幸你?姑且可以营建丹溪。“宁”,难道,哪里。“珍黄屋”,珍重的皇舆,指皇帝的车子。“黄屋”,天子所乘之车,以黄金涂饰车盖。“宝盖”,古代帝王所乘的车盖。“黄屋”,指皇帝。“聊可营丹溪”,姑且可以营建丹溪,丹溪是山名,在今四川奉节县东。这里代指成都。
第三联“璆琳充文囿,沙砾谁当齐”,意思是说:琴瑟和鸣充盈文苑,沙石杂砾谁与匹敌。“璆琳”,美玉声乐的意思。“文囿”,是古代皇家养禽兽的地方。这里借指宫廷。“沙砾”,沙土和石头,泛指沙石杂砾。“谁当齐”,“谁与匹”,是谁能与之匹配呢。
第四联“弱植陶坟典,遵彼建安蹊”,意思是说:幼小之花凋零在坟典上,遵循着建安之路而前行。“弱植”,幼小的植物。“陶坟典”,“陶”,同“凋”,指凋谢。“弱植陶坟墓”,“弱植”“陶坟”均指凋谢的幼小的花。“弱植”指幼小的植物,这里指凋谢的幼小的花。这两句的意思是:幼小之花凋谢在坟墓之上,遵循着建安之路前行。“弱植”,凋谢的花木;“陵墓”,坟墓。“遵彼建安蹊”,遵:沿着,遵照;建安:东汉献帝年号(196~220),这里指东汉末年。“蹊”,小路。这两句的意思是:幼小之花凋谢在坟墓之上,遵循着建安之路前行。
第五联“在欢吐清越,抚伤宣苦悽”,意思是说:在欢乐之际吐露心声清亮,抚慰悲伤发出哀伤之声。“在欢”指欢乐的时刻。“吐清越”,吐露清越的声音。“凄”,哀伤。“宣”,陈述,表达。这两句的意思是:在欢乐之际吐出清亮的声音,抚慰悲伤发出哀伤之声。
最后一首绝句“奇调公独鉴,知命庶所迷”,意思是说:奇妙的乐曲只有你独自鉴赏,命运如何你大概也感到迷惘。“知命”意思是了解命运。这两句的意思是:奇特的乐曲只有你独一无二地鉴赏;命运如何你大概也感到迷惑。
全诗四联皆对仗工整,音韵和谐,风格清新明快。中间两联对偶尤为工致,如第一联的“帝师临光诵,条忝凤凰栖”,第二联的“宁念珍黄屋,聊可营丹溪”,都运用了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