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岁爱灵仙,朱馆攀茅君。
果然值霞客,授诀异所闻。
此言不寻常,谓是瑶池文。
当时返庐山,欲希上士勤。
怀宝十馀年,足下无青云。
向长毕婚嫁,隐居挥典坟。
缅追洪崖步,独觅王乔群。
此志倘终遂,千秋遗世氛。
【注释】
- 弱岁:少年时期。2. 爱:喜欢。3. 朱馆:华丽的客舍。4. 攀茅君:指结交有名望的朋友。5. 果然:的确。6. 值:遇见。7. 授诀:传授诀语(秘诀)。8. 异所闻:听到一些不寻常的事情。9. 此言:这里的话。10. 不寻常:不同一般。11. 谓:称……为。12. 瑶池文:指神仙之道。13. 当时:当时。14. 返庐山:回到庐山。15. 上士勤:对修行有志向的贤者表示敬意。16. 怀宝:珍藏宝物,指珍藏道术或法宝。17. 无青云:没有达到很高的地位(即“青云”指官位)。18. 毕婚嫁:完婚出嫁。19. 隐居:隐居山林,不问世事。20. 挥典坟:挥洒着典籍坟典,指研读经典。
【赏析】
此诗是一首赠诗,是诗人给祝京兆希哲的一封信,信中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仙家之术的看法及自己的人生态度,同时抒发了对友人的关心与期望之情。
第一、二句:“弱岁爱灵仙,朱馆攀茅君。”年少时喜爱神仙,在华丽的客舍结交有名望的朋友。“弱岁”,指年幼之时。“爱灵仙”,指喜爱神仙。“朱馆”,富丽堂皇的客舍。“攀茅君”,结交有名望的朋友。这两句是说,年少时期喜爱神仙,在华丽客舍结交有名望的朋友。这两句交代了诗人年少时期的生活经历和交友情况。
三、四、五、六句:“果然值霞客,授诀异所闻。”“果然”,指的确如此。“值”,遇见。“授诀”,传授诀语。“异所闻”,听到一些不寻常的事情。这几句是说,的确遇见了仙人,并从他那里听到一些不寻常的秘诀。这几句表达了诗人对遇到仙人以及得到其秘诀的惊奇和喜悦之情。
第七、八、九句:“此言不寻常,谓是瑶池文。”这两句是说,这里的话说得很不同凡响,称这是神仙之道,即所谓的“瑶池文”。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仙人所说之话感到惊奇而认为其不同寻常,进而称之为神仙之道。
第十、十一、十二句:“当时返庐山,欲希上士勤。”那时回到庐山,希望像有志修行的贤者一样勤奋努力。“当时”,那时。“返庐山”,回到庐山。“欲希上士勤”,希望像有志修行的贤者一样勤奋努力。这几句是说,那时回到庐山,希望像有志修行的贤者一样勤奋努力。这几句表达了诗人回到庐山后,渴望能够像修行有志之人一样勤奋努力。
第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句:“怀宝十馀年,足下无青云。”珍藏着道术或法宝十余年,但您的官职却始终没有升迁。“怀宝”,指珍藏道术或法宝。“十馀年”,十余年。“足下”,您。“无青云”,指没有升迁到高位。这几句是说,珍藏着道术或法宝十余年,您的官职却始终没有升迁。这几句表达了诗人对朋友仕途坎坷的关切与同情之情。
第十七、十八、十九句:“向长毕婚嫁,隐居挥典坟。”以前曾结婚生子,现在隐居在山林之中,挥洒着典籍坟典。“向长”,以前。“毕婚嫁”,完成婚嫁之事。“隐居”,指隐居山林。“挥典坟”,挥洒着典籍坟典。这几句是说,以前曾结婚生子,现在隐居在山林之中,挥洒着典籍坟典。这几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朋友隐居山林生活状态的理解和赞赏之情。
第二十、二十一、二十二、二十三、二十四、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二十八、二十九、三十句:“缅追洪崖步,独觅王乔群。”追溯着洪崖子的脚步,独自寻求王乔子的群体。“缅追”,追溯。“洪崖步”,传说中仙人洪崖子行走的步伐。“王乔群”,指王乔子的群体或门徒。这几句是说,追溯着洪崖子的脚步,独自寻求王乔子的群体。这几句表达了诗人对朋友隐居山林生活状态的理解和赞赏之情。
第三十一、三十二、三十三、三十四、三十五、三十六、三十七、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句:“此志倘终遂,千秋遗世氛。”这种志向如果能实现,那将流传千古,不被世人所污染。“此志”,指诗人的志向。“倘终遂”,如果能够实现。“遗世氛”,不被世人所污染。这几句是说,这种志向如果能实现,那将流传千古,不被世人所污秽。这几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朋友志向能够实现的祝愿之情。
这首诗通过回忆年轻时结识仙人的经历以及仙人给予的一些非同寻常的秘诀,抒发了自己对修仙之路的看法以及对朋友的关心与期望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