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角嗜雕虫,经藻粲敷研。
揽笔以为常,无时不兴篇。
遐衷在不朽,达士岂其然。
天地有终极,斯文宁永传。
意气苟足寄,枝词徒纠缠。
华英损根底,羽美骨无坚。
寥寥酒德颂,亦亮平生贤。
无言景仲尼,揽意游太玄。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知识追求、生命价值和文学传承的深刻认识和深刻思考。
逐句释义与赏析:
- 总角嗜雕虫,经藻粲敷研(年轻时痴迷于雕虫小技,钻研经书,学问渊博)
- 注释:总角(童年时期),雕虫(比喻学问或技艺),经藻(指经典的经文、书籍),粲敷(形容丰富、繁茂),研(钻研)。
- 赏析:诗人回忆自己年少时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对经典文献的钻研,展现了他对知识的渴望和求知精神。
- 揽笔以为常,无时不兴篇(常常拿起笔来写作,无论何时都创作出新的作品)
- 注释:揽笔(拿起笔),以为常(成为习惯),兴篇(创作新的文章或诗歌)。
- 赏析: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写作的热爱和执着,无论何时何地都愿意拿起笔来创作,体现了他对文学创作的热忱和坚持。
- 遐衷在不朽,达士岂其然(远大的理想追求是永恒的,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实现)
- 注释:遐衷(远大的志向),不朽(永恒),达士(有远见卓识的人)。
- 赏析:这里诗人强调了理想的崇高性,以及它超越个人而存在的特质,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理想实现者的期待和感慨。
- 天地有终极,斯文宁永传(天地有其终结,而文化和智慧却可以永远传承下去)
- 注释:终极(尽头),斯文(这里的“文”指的是文化、学术等),宁(表示肯定),永传(永远流传)。
- 赏析:诗人认为天地有其自然的终结,但文化和智慧却能够超越时间的限制,继续传承下去。
- 意气苟足寄,枝词徒纠缠(只要内心充满豪情壮志,那些琐碎的文字就无关紧要了)
- 注释:意气(豪情壮志),苟(只要,即使),足(足够),寄(寄托),纠缠(束缚)。
- 赏析: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一种豪迈的人生态度和对文字价值的认识。他认为真正的豪情壮志不应该被琐碎的文字所束缚。
- 华英损根底,羽美骨无坚(外表的花言巧语会损害内在的根基,外表的华丽无法掩盖内心的脆弱)
- 注释:华英(指花言巧语),损根底(损害根基),羽美(外表的华丽),骨无坚(内心没有坚强的基础)。
- 赏析:诗人用比喻手法批评了那些华而不实的行为和外表,强调了内在品质的重要性。
- 寥寥酒德颂,亦亮平生贤(虽然简短的酒德颂词,也能彰显出一生的智慧和才华)
- 注释:寥寥(简洁、简短的意思),酒德颂(指简短的酒德赞词),亦亮(也明亮),平生(一生)。
- 赏析:诗人通过酒德颂这个意象,表达了对自己一生智慧和才华的认可和赞扬。
- 无言景仲尼,揽意游太玄(像孔子一样无言地表达思想,自由自在地游历宇宙的奥秘)
- 注释:无言(不言语,比喻高深莫测),景仲尼(比喻像孔夫子一样高深莫测),揽意(把握思想),游太玄(遨游宇宙的奥秘)。
- 赏析:诗人以孔子为榜样,表达了自己追求高深学问和探索宇宙奥秘的精神。
整首诗通过对人生、学问、文学和宇宙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知识的追求、对理想的坚守以及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同时,诗中也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人文关怀,给人以启示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