骈羽燕流闺,同心花满溪。
借问青琴上,何时双凤栖。
”`
《闺情二首·其二》是明代诗人黄省曾所作的一首古诗。此诗描绘了一对恋人在春天的溪边,同心共赏满溪的花,彼此心意相通,情感深厚。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表达了对爱情的珍视与执着,以及期待美好未来的情感。以下是这首诗的逐句翻译及赏析:
- 诗句解析:
“骈羽燕流闺”:描述了成双的燕子飞过闺门的情景,形象地表达了燕子双飞的景象。
“同心花满溪”:形容花儿盛开时的美丽景色,象征两人的感情如同这些盛开的花朵一样美丽而持久。
“借问青琴上”:借用古代乐器“青琴”来比喻女子,青琴上则指代心爱的人。
“何时双凤栖”:用双凤(凤凰)作为情侣的象征,询问何时能与爱人共度美好时光。
- 译文:
《闺情二首·其二》这首诗通过描写春天的自然景象和恋人之间深情的对话,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向往和追求。诗中的“鸳鸯”寓意夫妻和谐,而“凤凰”则象征着高贵与美好的爱情。整首诗充满了浪漫与诗意,展现了诗人对爱情的美好期待和坚定信念。
- 注释:
“鸳鸯”在中国古代诗词中常被用来象征夫妻间的和谐与恩爱。例如,唐代王维的《相思》中有“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中的“红豆”,也常被视为爱情的象征。
“凤凰”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神圣生物,常常被用来比喻高贵、美好的事物或人物。如宋代周敦颐的《爱莲说》中就有:“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这里的“凤凰”就象征着高贵的品质和美好的形象。
- 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描绘春天的自然美景来隐喻男女之间的深厚情感。诗中的“鸳鸯”象征着夫妻间的和谐与恩爱,而“凤凰”则象征着高贵、美好的爱情。整首诗通过对春天美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展现了他对美好未来的期待与信心。此外,诗歌还通过对话的形式,增加了诗歌的层次感和互动性,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世界。
综上所述, 黄省曾的《闺情二首·其二》不仅是一首表达对爱情深刻理解的诗篇, 也是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念的一种体现。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敏锐感知和艺术表现力, 更反映了古人在情感表达上的含蓄与内敛, 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