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山瓯浦上,先陇白云边。
湖水涵春碧,松花落莫烟。
盘餐寒食雨,箫鼓太平年。
两地相追忆,伤心一惘然。
辛丑春日书怀十首其四
【注解】
故山:故乡的山。瓯浦:地名,在今浙江温州境内,是作者的故乡;先垄:先人坟墓,指家乡。白云边:泛指远处。湖水涵春碧:湖面如春绿波荡漾。松花落莫烟:松枝上落着的雪花像烟雾一样飘散。
盘餐:盘盛的饭菜。寒食雨:冷食节下雨(寒食,即寒食节,清明节前一天)。箫鼓太平年:吹奏箫声,击打鼓声,表示太平年景。两地:指作者的故乡和京城。相追忆:相互思念。一惘然:十分茫然。
【翻译】
故园在瓯浦之巅,先人坟墓在白云之外。湖水映着春天的碧波,松枝上落着的雪花像烟雾一样飘散。吃着冷食饮着雨露,吹起箫来击起鼓声,太平的年代里多么美好。你我两地相互思念,心中万分惆怅。
【赏析】
此诗为诗人晚年退居家乡时所作。开头二句写景,点出题意,“故山”与“先陇”都是诗人家乡的别称。三、四两句写自己对故乡的无限眷恋。五、六句写自己对国家安定的欣喜。末联写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开阔明净,感情真挚感人。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归隐后所作。开头两句写景,点出题意。“故山”指的是家乡瓯浦,“先陇”则指诗人的墓地,“白云”则是远山。“瓯浦”和“先陇”都暗含诗人的籍贯,而“白云”则是远望所及之处,也隐隐透出了诗人对家乡的怀念之情。
第三、四句,“湖水涵春碧”,是说眼前湖水碧波荡漾,仿佛连春天也融入了这一片水域。“松花落莫烟”,则是说松树枝头落满了雪花,就像烟雾一样弥漫开来。这两句描写了一幅清新宁静的画面,使人仿佛置身于那片静谧的山水之间。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家乡美景的热爱和留恋。
第五、六句,诗人用“盘餐寒食雨”和“箫鼓太平年”来描绘自己的心境变化。“盘餐”是指简陋的食物,“寒食雨”则是指清明节期间的小雨,这两个意象都带有浓厚的文化气息,让人联想到古人对于节日的特殊情感。而“箫鼓太平年”则是说如今社会安定和谐,人们享受和平的生活。这两句既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战乱时代的怀念,又寄寓了对未来和平生活的向往。
最后两句,诗人用“两地相追忆”来表达对朋友的思念,而“伤心一惘然”则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失落和无奈。这种情感的表达既深沉又含蓄,让人感受到了诗人心中的复杂情感。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同时,也通过对比过去的战争时代和如今的和平时代,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的思考和对现实的感慨。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艺术造诣,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