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入招提境,萧条异昔年。
云深双树雨,门掩一坛烟。
客去猿应送,僧斋鹤尚眠。
东坡有遗事,留偈法堂前。
注释:
三入招提境,萧条异昔年。
云深双树雨,门掩一坛烟。
客去猿应送,僧斋鹤尚眠。
东坡有遗事,留偈法堂前。
译文:
我三度来到招提(佛教寺庙),与往年相比,寺院更加萧条。
云雾笼罩下的两棵古树,在细雨中若隐若现,门前的一座小坛子,烟雾缭绕。
客人离去后,山中的猿猴会送来送别之歌;僧人清早起来打坐,白鹤还在悠闲地睡觉。
苏轼曾经在寺内留下了许多诗句,我在法堂前还保存着一首。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寺中夜宿时所作,表达了他对招提(佛教寺庙)的深深留恋和喜爱之情。首句“三入招提境”,表明诗人已经三次进入招提寺,与往日相比,寺中的景色更显得幽静、萧瑟。第二句“云深双树雨,门掩一坛烟”,描绘了一幅雨中的寺庙画面:云雾缭绕,树木苍劲挺拔,仿佛在雨中若隐若现。而门前的小坛子则被烟雾缭绕,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第三句“客去猿应送,僧斋鹤尚眠”,则进一步描绘了山中的猿猴和白鹤的生活状态:客人离去后,山中的猿猴会送上离别的歌谣;僧人清早起来打坐,白鹤还在悠闲地睡觉。这些都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最后一句“东坡有遗事,留偈法堂前”,则是诗人对苏轼的怀念之情。他提到了苏轼曾在招提寺留下了许多诗句,自己在法堂前还保存着一首。这既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也是对苏轼精神的传承和弘扬。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让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