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入禅林日已曛,六时钟磬隔舟闻。
忘形鱼鸟居相近,倒影楼台画未分。
万顷洪涛天接水,一帘飞雨阁留云。
老僧细话前朝事,指点穹碑带藓文。

【赏析】

游金山寺,这是一首描写金山寺的诗。金山寺位于江苏省镇江市北固山南麓,东临长江,西接京口城,是镇江的著名古刹之一,也是江南著名的名胜古迹之一。这首诗就是作者游览金山寺时所写。全诗从入寺、听钟、观景、谈经四个方面来写,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望入禅林日已曛,六时钟磬隔舟闻。

“望入禅林”四句,点明题意,写入寺所见。入寺后看到的景象是:太阳落山了,黄昏时分,一片朦胧的暮色笼罩着寺院。远处传来六声钟磬声,在江面上空荡漾。诗人由近及远,由实而虚,用笔简洁传神地勾勒出一幅夕阳西下、江天相接的画面。

忘形鱼鸟居相近,倒影楼台画未分。

“忘形鱼鸟”四句,写佛寺中的鱼鸟。诗人置身于这幽静的环境之中,不禁产生“忘形”之感。他看到:水禽戏水,鱼虫戏鱼,与佛寺中的僧人相映成趣,它们或在水面嬉戏,或在水中觅食,或在岸上休息,或在树上栖息,形态各异,栩栩如生。而那高耸入云的楼阁,仿佛被它们的影子映照出来,难以分辨。这里,诗人运用了夸张的艺术手法,把鱼和鸟比作僧人,把楼台比作画家,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佛寺中鱼鸟自由自在的情景。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佛教的敬仰之情。

万顷洪涛天接水,一帘飞雨阁留云。

“万顷洪涛”两句,写佛寺周围的自然景色。诗人站在阁上向下望,只见茫茫的大江中波浪滚滚,汹涌澎湃,仿佛与天空相连。又见一道彩虹挂在半空,雨帘般的云气缭绕在阁的周围。这里,诗人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江水比作洪涛,把雨幕比作飞云,把彩虹比作天边之虹,使画面更加生动形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老僧细话前朝事,指点穹碑带藓文。

最后两句,写与老僧对话的情景。诗人与老僧聊起了历史故事,老僧向他指着一块带有藓苔的石碑,说那是前朝留下的遗迹。在这里,诗人通过与老僧的对话,进一步了解了这座佛寺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敬仰之情。

【注释】

  1. 金山寺:在今江苏镇江北固山(北固山,即北固亭)。
  2. 禅林:佛寺中的丛林。
  3. 六时:古代一种计时法,一天分为十二时辰,每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
  4. 钟磬:佛教寺庙中敲击以报时的一种乐器。
  5. 万顷:形容广阔的湖面,面积很大。
  6. 穹碑:高大挺拔的石碑。
  7. 前朝:指古代。
  8. 带藓文:石碑上长有苔藓的痕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