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下芙蓉夜气清,愁闻短笛弄新声。
谁传千载柯亭管,调出三秋故国情。
风外馀音还断续,曲中离绪转分明。
来时折柳曾相赠,吹得今宵梦又生。
【注释】
芙蓉:荷花。柯亭管:即萧管,古代乐器名。
【赏析】
这首词写于宋孝宗淳熙八年(公元1181年)。作者当时在建康(今南京市),因感伤离愁别绪,遂作此词以寄怀友人。词中描绘了秋夜月下听笛的情状,抒发了对往昔友情的追忆和思念之情。
上片“露下芙蓉夜气清,愁闻短笛弄新声”。起首两句是说:夜晚月光皎洁,露珠晶莹,夜色清凉宜人;听到那短笛传来悠扬动听的曲子。“露下”二句是写景,点明时间是秋天的晚上。夜深了,露珠挂在芙蓉花上,夜色清凉宜人,令人心旷神怡,听到一曲凄婉的短笛声,更使人愁肠百结。
下片“风外馀音还断续,曲中离绪转分明”。这两句是说:远处吹来的笛声时断时续,仿佛有似曾相识之感;曲中蕴含着离愁别绪,让人更加清晰。这两句写听觉感受。“风外”二句写耳听之景,“馀音”、“断续”都是形容笛声。“曲中”二句则由听觉转入视觉形象,“曲中”指乐曲之中。“还”字表明笛声虽断断续续,但仍让人感觉到它的存在和影响。“转分明”表明随着笛声的不断变换,离愁别绪逐渐清晰起来。这两句写视觉感受,从听觉到视觉的感受变化,突出了词人的心境。这两句既是写词人自己的感受,也反映了他的内心世界。
尾联“来时折柳曾相赠,吹得今宵梦又生”是全词的结穴。这两句是说:当年你送我的柳枝,如今还记得吗?我吹奏这支曲子时,梦中又见到了你的身影。这两句是回忆往昔的友情,表达了词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来时”一句回忆往昔的情景,“梦又生”表达出词人对朋友的深情厚意。
整首词通过描写词人秋夜听笛的感受和内心体验,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怀念与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