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心超欲圃,弹指古稀年。
妙悟真如理,端称忍辱仙。
清斋莲漏永,法偈髻珠圆。
忝结宗雷契,来参柏子禅。
【注释】:
- 息心超欲圃:放下世俗的欲望,心无旁鹜。
- 弹指古稀年:指七十岁。
- 妙悟真如理:深刻领悟佛教真谛。
- 端称忍辱仙:形容忍辱负重的高尚品德。
- 清斋莲漏永:清静的斋房,时间长久不断。
- 法偈髻珠圆:佛经中的智慧如同珍珠一样圆融。
- 忝结宗雷契:有幸成为禅宗的一员。
- 来参柏子禅:来学习佛法。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对豁堂和尚深厚敬意和敬仰之情的诗。诗人通过描绘豁堂和尚的生活态度,修行方式,以及对佛法的理解和实践,展现了豁堂和尚的高洁品格和深厚的佛学修为。
首句“息心超欲圃”,表达了豁堂和尚对于世俗欲望的超脱,他能够心无旁骛,专注于修行,不被物质欲望所困扰。第二句“弹指古稀年”,则描绘了他长寿的一生,体现了他的慈悲为怀和对众生的关怀。第三句“妙悟真如理”,则赞美了他对佛法真谛的深刻理解。第四句“端称忍辱仙”,则赞扬了他的忍辱负重的高尚品质。
接下来的诗句“清斋莲漏永”,描绘了豁堂和尚清静的生活态度,他在斋房中,时光似乎永远流逝,没有时间的概念。第五句“法偈髻珠圆”,则进一步描述了他对佛法的理解和实践,他将佛法的智慧比作一颗圆满的珍珠,表达了他对佛法的深刻领悟。
最后一句“忝结宗雷契”,则是诗人对豁堂和尚的尊敬和仰慕之情的表达,他认为自己是幸运地成为禅宗一员,有机会向他学习佛法。而最后一句“来参柏子禅”,则是诗人向豁堂和尚学习的愿望。整首诗既表达了诗人对豁堂和尚的敬仰之情,也展示了豁堂和尚高洁的品格和深厚的佛学修为。